详解接地—综合布线
1.接地线
接地线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线。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其截面应不小于4mm2。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电缆布线时,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作为接地线连至每层的配线柜。若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穿钢管或金属线糟敷设时,钢管或金属线糟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在两端具有良好的接地。
2.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详解接地—综合布线
1.接地线
接地线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之间的连线。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其截面应不小于4mm2。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电缆布线时,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作为接地线连至每层的配线柜。若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穿钢管或金属线糟敷设时,钢管或金属线糟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在两端具有良好的接地。
2.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
接地母线是水平布线于系统接地线的公用中心连接点。每一层的楼层配线柜均应与本楼层接地母线相焊接与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及接地干线均应与该接地母线相焊接。接地母线均应为铜母线,其的小尺寸应为6mm厚×50mm宽,长度视工程实际需要来确定。
3.接地干线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有接地母线的接地导线。在进行接地干线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物的大小以及综合布线的路由与空间配置,并与综合布线电缆干线的敷设相协调。接地干线应安装在不受物理和机械损伤的保护处,建筑物内的水管及金属电缆屏蔽层不能作为接地干线使用
4.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一般情况下,每栋建筑物有一个主接地母线。主接地母线作为综合布线接地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备接地线的转接点,其理想位置宜设于外线引入间或建筑配线间。主接地母线应布置在直线路径上,同时考虑从保护器到主接地母线的焊接导线不宣过长。
5.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指主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线,宜采用40mm宽×4mm厚或50mm×5mm的镀锌扁钢。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在其出土部位应有防机械损伤措施,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传输介质针对环境的不同选择各有不同,常用的传输媒质有对绞线(又称双绞线)、对绞线对称电缆(简称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纤光缆(简称光缆)4种
1、对绞线
目前,国内外对绞线导体的直径标准有所不同,国外厂商常以美国线规(AWG)作为缆线导体直径的标准。美国线规每递增三档,它所表示的导体横截面积减少一半,而电阻值可以增加一倍。
2、对绞线对称电缆
当多对对绞线组成电缆结构时,即成为对绞线对称电缆。根据在电缆结构中是否采用屏蔽措施,又可分为非屏蔽对绞线对称电缆(UTP)和屏蔽对绞线对称电缆。根据屏蔽层材料不同又可分成各种型号,如FTP、STP和SFTP等屏蔽对绞线对称电缆。UTP是无屏蔽层结构的非屏蔽缆线,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弹性好、使用方便和价格适宜等特点,所以使用较多,甚至在传输较高速数据的链路上也有采用。但是,它的抗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较差,安装时也因受到牵拉和弯曲而使其均衡绞度易遭破坏,因此,不能满足EMC(电磁兼容性)的规定,在传输信息时向外辐射,容易泄密,在和金融等重要部门的工程中不宜采用。
3、同轴电缆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不用同轴电缆,它主要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所采用的同轴电缆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类型,
4、光纤光缆
目前光缆使用的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根据所采用的材料成分、光纤的制造方法、光纤的传输模式(或称传输总模数)、光纤横断截面上的折射率分布和工作波长等可以划分不同类别
综合布线的要点
1、标注明确,结构清晰,易于管理和维护。在原来,布线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各个部分分别设计施工,每个系统走线和管理都独立,没有统一管理和维护,比如电话系统、数据系统和控制系统都是自己独自分线转接。
这样不但造成布线管理困难,成本高昂,而且互联互通不畅。综合布线采取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安装施工,使布线结构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
2、优先选购、材料,采用通用标准,具有统一性和前瞻性现代综合布线系统都要求采用、的材料。如6类非屏蔽双绞线、六芯光纤等,其传输速率都能够适应未来5年以上的发展需要。
光纤接口主要采用ST、SC、MT-RJ接头三种,另外还有FC、LC 接头。双绞线的模块、面板和连接器都采用RJ-45标准接口,接线方式采用TIA-568A和TIA-568B标准。
3、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升级配线的扩充和重组所谓模块化设计,就是将产品的某些布线要素重组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将子系统作为通用性的模块和其他产品要素进行不同组合,构成多种不同系统功能。
综合布线系统中元件,如信息插座、配线架和终端等也都采用模块化设计,相互通用性强。
模块化设计是将绿色设计思想与标准化设计方法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研发与制造周期,增加产品系列,应对市场变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方便重用、回收、利用和处理,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