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故障处理:判断原因。如果是单动道岔,在操动时控制台的电流表有指示,说明动作道岔的电已送至到道岔。在施工现场放设道岔的岔头、岔心、心轨前端、岔尾中心桩,道岔分段铺设时,利用中心桩控制各段的位臵。如果这时道岔不能操到规定位置,是室外原因。在操动道岔时,如果控制台的电流表没有指示,首先到机械室的室外分线盘测量该道岔有没有电压,如果有电压说明动作道岔的电已送出,是室外故障。双开道岔
咽喉道岔
道岔故障处理:判断原因。如果是单动道岔,在操动时控制台的电流表有指示,说明动作道岔的电已送至到道岔。在施工现场放设道岔的岔头、岔心、心轨前端、岔尾中心桩,道岔分段铺设时,利用中心桩控制各段的位臵。如果这时道岔不能操到规定位置,是室外原因。在操动道岔时,如果控制台的电流表没有指示,首先到机械室的室外分线盘测量该道岔有没有电压,如果有电压说明动作道岔的电已送出,是室外故障。双开道岔为Y形,即与道岔相衔接的两股道向两侧分岔。
道岔铺设技术:铁路正线上的道岔轨型,应于正线轨型一致,站线和地方铁路、线、铁路线上的道岔轨型,可用不小于与其连接的主要线的轨型。测量道岔及两端各50m范围内的轨面高程,测点间距3m,将每点起道量写在测点相对应的混凝土岔枕上。当道岔轨型与连接线路轨型不同时,道岔铺设时,道岔前后应各铺1节长度不小于6.25米与道岔同型的钢轨,在困难情况下,长度可减小到4.5米。道岔轨距 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
铁路道岔发展概况:道岔主要技术标准。轨型为50kg/m及60kg/m(将来还包括75kg/m)钢轨,不包括43kg/m钢轨。这些道岔由100多种钢轨制造,仅单开道岔就有6、7、8、9、10、11、12、15、16、24号并10种型号,而且即使是同一轨型同一号码的道岔也可能分为多种型式。平面布置上采用半切线型藏尖式尖轨、圆曲线型导曲线,道岔除尖轨轨距加宽2mm外,其余均为标准轨距,以保证高速行车时的运行平稳。道岔岔心所形成的角,称为辙叉角,它有大有小。道岔号码(N)代表了道岔各个部分的主要尺寸,通常用辙叉角(α)的余切值来表示,即N=cotα=FE/AE。
道岔养护:道碴初期养护。根据道岔中心桩来拨正道岔,使其与线路方向一致。全部或绝大多数列车均停车的个别车站以及改、扩建大型站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2号道岔。调整轨向时,用10m弦线局部找细。道岔起平、拨正后,采用小型液压道岔捣固机道岔。捣固按先直后曲的顺序进行。每组道岔至少捣固两遍,使道床密实。道岔轨距 需要考虑加宽的部位有:基本轨前接头处轨距、尖轨轨距、尖轨跟端直股及侧股轨距、导曲线中部轨距、导曲线终点轨距。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