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机发展历史
激光技术出现于60年代,真正投入实际应用始于70年代初期。因为剩余电位的多少,既影响潜像的反差,又会带来打印品的'底灰'。早的激光发射i器是充有He-Ne气体的电子激光管,体积很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限制。70年代末期,半导体技术趋向成熟。半导体激光器随之诞生,高灵敏度的感光材料也不断发现,加上激光控制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迅速成熟,并进入了实际应用领域
大型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发展历史
激光技术出现于60年代,真正投入实际应用始于70年代初期。因为剩余电位的多少,既影响潜像的反差,又会带来打印品的'底灰'。早的激光发射
i器是充有He-Ne气体的电子激光管,体积很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很大限制。70年代末期,半导体技术趋向成熟。半导体激光器随之诞生,高灵敏度的感光材料也不断发现,加上激光控制技术的发展,激光技术迅速成熟,并进入了实际应用领域。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在静电复印机的基础上,结合了激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继研制出半导体激光打印机。这种类型打印机的打印质量好、速度快、无噪音,所以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
激光打印机为何采用广角聚焦镜
为使扫描器产生的扫描光束集成规定的大小,并在感光鼓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应采用较好的光路系统。如普通白炽灯光源是通过电流加热钨丝的原子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不断地自发辐射而发光。光路系统根据透镜处于扫描器的前后位置,分物镜前/后型两种形式,由 于物镜后型在扫描较大图形时失真严重,很少采用。物镜前型扫描线较直,但亦有失真,由于后来生产的激光打印机中,采用多个透镜组合在一起的广角聚焦镜,焦距为300毫米,多面 转镜的物距为37毫米,失真度仅为0.0011%,已能完全满足激光成像的要求。
按原理分打印机打印机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打印机和并行打印机两类。如果感光鼓(光导体)被磨损或划伤,将导致打印质量的下降或破坏感光鼓,磨损严重时只有报废。按照打印机的工作原理,将打印机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大类。串式点阵字符非击打式打印机 主要有喷墨式和热敏式打印机两种。①喷墨式打印机。应用广泛的打印机。其基本原理是带电的喷墨雾点经过电极偏转后,直接在纸上形成所需字形。其优点是组成字符和图像的印点比针式点阵打印机小得多,因而字符点的分辨率高,印字质量高且清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