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电镀的进程
塑料电镀的进程分为:清洗、溶剂处置、调理处置、敏感冉、成核五个过程.
(1)清洗(cleaning):去掉塑料成型进程中留下的污物及指纹,可用碱剂洗净再用酸浸中和及水洗洁净。
(2)溶剂处置(solvent treatment):使塑料外表能湿润(wetting)以便与下一过程的调理剂(conditioner)效果。
(3)调理处置(condi
五金电镀
塑料电镀的进程
塑料
电镀的进程分为:清洗、溶剂处置、调理处置、敏感冉、成核五个过程.
(1)清洗(cleaning):去掉塑料成型进程中留下的污物及指纹,可用碱剂洗净再用酸浸中和及水洗洁净。
(2)溶剂处置(solvent treatment):使塑料外表能湿润(wetting)以便与下一过程的调理剂(conditioner)效果。
(3)调理处置(conditioning):将塑料外表粗化成内锁的凹洞以使镀层密着住不易剥离,也称为化学粗化。
(4)敏感冉(sensitization):将还原剂吸附在外表,常用(stannous chloride)或其它锡化合物,即是sn^++离子吸附于塑料外表具有还原性外表。
(5)成核(nucleation):将具有催化性物质如金、吸附于敏感冉(还原性)的外表,经还原效果成具有催化性的金属种子(seed)然后可以用无电镀上金属。反响如下:sn+ + pd+ = sn4+ + pdsn+ +2ag+ = sn4+ +2ag。
镀铜介绍
铜是带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延展性好,易于加工和制成合金。其元素符号为Cu,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熔点1083℃,沸点2595℃,相对密度8.9,化合价为1或2。
标准电极电位为+0.34V(Cu2十/Cu)和·+0.52V(Cu2+/Cu)。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溶于肖酸和热浓留酸,稍溶于盐酸和稀硫酸。
镀铜也可以分为碱性镀铜和酸性镀铜两大类。碱性镀铜有青化物镀铜,主要用在钢铁或有色金属电镀时的打底镀层,也有用作加厚电镀的,但需要加入添加剂。
还有一些碱性镀铜是无青镀铜,主要有焦磷酸盐镀铜、柠檬酸盐镀铜、HEDP(羟基亚乙几二磷酸)镀铜等,这些镀液中弱碱性镀铜,分散能力没有青化物镀铜好,但有较好的光亮剂时,可以获得结晶细致且光亮的镀层。
酸性镀铜主要是硫酸盐镀铜,现在普遍采用商业光亮剂,可以获得高光亮度的镀层,在装饰性电镀和电子电镀中有着广泛用途。
非金属电镀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电镀过程也被称做电结晶过程,它以电能作为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并向阴极源源不断地提供使金属离子还原的电子。因此,被镀覆的产品首先必须具备导电能力。一般来说,不导电的物体不能拿来电镀。非金属(也就是非导体)因为不具备导电性能,不能直接利用电镀技术进行电镀加工。
但是,在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上金属一直是人们的梦想。不要说在发明了电以后,就是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人们也知道在非金属材料表面包覆金属来进行装饰或节约珍贵的金属。在木材表面包覆金属、在低值金属表面包覆金属等的包金技术,就是这种构想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金属电镀技术的产生实际上是古代人类创意在新的生产力条件下的发展。尤其是在塑料被开发并大量应用以后,在塑料等材料上进行电镀一直是表面技术科技人员努力幵发的一个重要课题。
显然,根据电镀的原理,只要使非金属表面呈现导电性,对这种表面导电的非金属进行电镀就是完全可能的。
过去,有过在非导体表面涂覆导电银浆或导电胶以后进行电镀的方法。但是,那不适合于大量生产或电镀比较精细的产品,而且镀层的质量也不是很好。理想的方法是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从而能像金属电镀那样进行电镀加工。因此,如何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是非金属电镀技术的关键。
怎样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呢这就是我们要重点向读者介绍的内容,以期你在读过本书后,可以根据本书提供的流程、工艺和配方,亲自在非金属制品上电镀出所需要的金属镀层。但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是大家共同的求知原则。因此,我们还是希望更多的读者在动手实践之前,对非金属电镀的原理和依原理设计的流程有所了解。
简单地讲,非金属电镀的原理,就是非金属表面金属化的原理。而非金属表面金属化的过程,则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在非金属表面获得金属化学沉积层的过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