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降水的施工工程是深基坑施工的一到重要的施工环节,很大部分的基坑事故都是与地下水有关系。
一、支护结构渗水
应急措施:
1、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采取坑底设排水沟
真空深井降水
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降水的施工工程是深基坑施工的一到重要的施工环节,很大部分的基坑事故都是与地下水有关系。
一、支护结构渗水
应急措施:
1、对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也不影响周边环境的情况下,采取坑底设排水沟的方法。
2、对渗水量较大,但没有流砂带出,造成施工困难,而多周围影响不大的情况,可采用注水泥浆封阻。
二、支护结构漏水
1、如果漏水点水压力不大时,宜用堵漏王进行埋管封堵,待漏水周边堵漏王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封管。
2、如漏水位置埋深较大,则应在支护结构后采用压密注浆方法,注浆封堵。注浆浆液中应渗入适量水玻璃,使其能尽早凝结,也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方法。采用压密注浆时,为防止施工对支护结构产生的压力生成支护结构较大的侧向位移,在施工前应对坑内局部反压回填土,待注浆达到止水效果后再从新开挖。
三、基坑周边地面出现裂缝、沉降
1、立即停止坑内降水。
2、迅速用水泥浆灌缝,同时用薄膜等防雨物质将裂缝修补处覆盖,避免雨水流入。
3、观察裂缝发展情况,必要时对地面进行钻孔灌砂或补浆、
四、外围建筑物、构筑物沉降或倾斜
1、应立即停止土方开挖及降水(必要时回填土方)、同时分析产生沉降或倾斜原因。
2、增设建筑物边水位观察井,并增加坑外回管井回灌补水,及时恢复坑外地下水位。
3、必要时进行压力注浆对建筑旧基础下土方进行土体加固
基坑开挖前常用井点降水方法(下)
井点降水方法后续:
1、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水位。这在地下水量大的情况下比较适用。接头处理:采用不少于2层60目塑料滤网包裹封缠。蕞下部一节为沉淀管,以免接缝处挤入泥砂淤塞管井。水泵:水泵的选型取决于出水量和抽水高度。
1.1、管井成井工艺流程4.2管井施工质量要求降水施工的井深、井距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施工。降水深度要达到设计要求,其水位线位于基坑底部下2m,基坑干燥。
井管抽水采用潜水泵抽水。泵位于井管内距井盘底座约0.5m,用钢丝绳固定于井面,通过胶皮管将水从井中提至地面排掉,其中电气设备应安装控制装置,根据水量大小,使之抽水和停抽时问相配合达到施工需要。不许出现死井,洗井一定要及时,抽水及时,从而保证降水效果良好。
井管全mian抽水到土方开挖一般应提前10~15d。
2、深井井点
当降水超过15m时,在管井井点采用一般的潜水泵和离心泵满足不了降水的要求,可加大管井深度,改采用深井泵即深井井点来解决。深井井点构造一般与管井井点相同,可降低水位30--40m,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m以上。更多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施工管理技术.
大家可以结合上一篇文章一起看,这就是完整的井点降水方法,芜湖华源降水工程有限公司结合了多年的经验为大家做出的分享,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有哪些?接下来华源小编来为大家说明一下:
1.1 降水设计:根据基坑蕞大开挖深度13.35m、基槽以上3层地下水,渗透系数小,砂层中含泥量大的实际情况,布置周边井和槽内井。周边井采用大口井抽水的降水方式,将基槽以上含水层中的水,引入第五层的砂层中,井深在基槽以下5m,再从砂层中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已筹为主;在基槽内布置渗水井,采用以渗为主,抽渗结合的降水方式,将井底设在第七层砂层的承压含水层底部,以利于降低基坑水位。
1.2 降水井结构:降水井井深18.0m,孔深≥18.5m,孔径600mm,井管为直径400mm的水泥砾石滤水管,井管外填入直径为2~10mm的石屑滤料(含泥量<3%)。为防止抽水时间太长,井管要高出地面0.3~0.5m,基坑内渗水井深28米(从地表算起)。
1.3 降水井的布置:基坑周边封闭式布置降水井,井间距7.5m,井中心距基坑上口线1.5m;在基坑内部沉降后浇带和施工后浇带的位置每隔25m左右设渗水井,同时要注意避开土壤源热井的位置,在土方开挖时要做好保护,以便作为观测井和必要时的抽水井使用。管井降水设计参数如表1。
1.4 集水明排措施:由于土质含泥量大,渗透性差,必要时在坑内设置明排辅助降水,需埋设导流管做明排措施。槽底存在难以疏干的残留水时,需沿槽底边布设排水沟、集水井。集排水沟尺寸为20*30cm(宽*高),排水沟内用4~20mm的级配碎石填充;集水坑底面应比集排水沟底面低0.5m,集水井中间埋设一根直径300mm无砂管,集水井间距为50~80m一个,尺寸为0.6*0.6*0.7cm(长*宽*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