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型燃气热风炉与出风口移动式热风炉
近几日行出现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由炉壁和炉腔(1)组成,其特征在于:正面炉壁中部设有燃烧器(8)、中下部设有炉门(7)、底部设有出灰门(9);两侧炉壁底部分别设有进风管(11),进风管(11)外端通过过渡管(12)连接风机(13);后面炉壁上部设有热风管(14);所述炉壁由内层的耐火层(4)、中层的保温层(5)和外层的保护层(6)组成。
防爆热风炉电费
关于新型燃气热风炉与出风口移动式热风炉
近几日行出现一种新型燃气热风炉,由炉壁和炉腔(1)组成,其特征在于:正面炉壁中部设有燃烧器(8)、中下部设有炉门(7)、底部设有出灰门(9);两侧炉壁底部分别设有进风管(11),进风管(11)外端通过过渡管(12)连接风机(13);后面炉壁上部设有热风管(14);所述炉壁由内层的耐火层(4)、中层的保温层(5)和外层的保护层(6)组成。利用原有的燃煤炉进行改造,重点是是拆除炉腔内部挡灰墙及炉排,增设补风口,确定燃烧器的进入位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实现温度自动控制,供热,成本低,适宜推广。
还有一种出风口移动式热风炉,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中部安装有出风罩,出风罩内部形成安装导流装置的腔体,出风罩的上方通过固定安装的固定架间隔安装有多个过滤箱,每个过滤箱的出口均与出风罩对接,每个过滤箱的入口分别连接有风机,每个风机通过一根风管连接到机架内底部的回风腔中;所述固定架上一侧安装有电机,其通过传动机构安装一根驱动轴,驱动轴上套设有多个传动齿轮,每个传动齿轮通过一条传动链连接到所述出风罩的顶面上,带动出风罩相对于过滤箱出口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出风罩与过滤箱之间的距离,调节出风风温和风速,优化加热效果,适用于多层载料台的循环加热,极大的提高了热效率,缩短了加热周期。
远红外加热技术作为一种节能的环保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此,综述了远红外加热技术在荼叶生产加工和调控中的重要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基于远红外技术进行灭酶干燥工艺和设备节能改造研究,以及加工过程中对绿茶成分的影响研究。同时,分析了该技术在茶叶加工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茶叶加工工艺优化及其理论研究、红外辐射装置研发、连续化系统开发等。
根据美国材料检测协会的分类法规定,远红外线(Far Infrared,简称FIR)波长为25-1000μm。远红外加热技术是利用辐射能进行加热的过程。其加热原理是:远红外辐射材料对其它能量的有效转换,同时远红外线被加热物质吸收而达到杀青干燥等目的。
因物质分子中的电子本身处于一定的能级,受到辐射能的激发会产生能级跃迁等复杂的运动;当远红外辐射波长与物质吸收波长一致配)时,该物质会大量吸收远红外线,产生类似“共振”的强烈振动和旋转,并扩大了以平衡位置为中心的各种运动的振幅,使物体内能增加,其宏观反映就是物体温度的升高;而周围的空气由于吸收波长与远红外辐射波长不匹配,所以不吸收或透过红外线。换言之,远红外加热技术与对流和传导方式相比,不需对中间介质进行加热,因此远红外技术具有热、加热质量好、节约能源等优点。由于该技术优势明显,其应用和推广将成为未来茶叶加热技术的发展趋势。
红外辐射传热装置是依靠加热板的热辐射能进行灭酶和干燥物料的过程。这类装置的关键是选择辐射能强的加热板和茶叶容易吸收的波长,使其分子振动波长与远红外光谱的波长相匹配,因此必须根据加热物料的特性来选择适合的辐射元件。过去一般用3μm以下的近红外波段加热,而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远红外陶瓷加热板。红外辐射传递机制依赖物料的含水量,通常只能穿透含水物料表层。在辐射加热过程中,制品的反射和吸收的能力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因此,远红外加热适用于薄层物料加热,而对于厚层物料采用短波加热效果更好;但是由于短波加热温度高,容易在农产品干燥过程中造成变色和质量下降,所以近年来多集中于中远红外区域研究农产品的加热。
红外线热风输送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热风炉本体、电气控制系统、仪表传感器。
1、 热风炉本体
外形尺寸:6200*2300*2600
远红外线加热管分组:11组
远红外线加热管技术参数:功率:2KW/根
电压:AC220V
长度:1.6m
直径:18mm
炉体保温:矿棉材质
接线方式:Y接法
风机功率:30KW
.大出风风量:32000m3/h
检修门:含闭锁装置
2、仪表传感器
仪表传感器包括炉内温度传感器、出口温度传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混合风温度传感器、CO传感器、烟雾和传感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