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板生产方法
冷轧
按照轧制的带坯规格和轧制过程,冷轧又细分为初轧、中轧、和精轧。厚度为14~16毫米的铸造带坯和厚度约为5~16毫米厚的热轧坯料冷轧到2~6毫米的过程称为初轧,随后继续压薄轧件厚度的冷轧过程称为中轧,为达到成品率要求进行的后冷轧称为精轧。
冷轧过程需要根据不同合金和轧制规格及成品性能要求控制压下制度(总加工率、道次加工率和成品加工率),合理选择和调
导电铜板
冷轧板生产方法
冷轧
按照轧制的带坯规格和轧制过程,冷轧又细分为初轧、中轧、和精轧。厚度为14~16毫米的铸造带坯和厚度约为5~16毫米厚的热轧坯料冷轧到2~6毫米的过程称为初轧,随后继续压薄轧件厚度的冷轧过程称为中轧,为达到成品率要求进行的后冷轧称为精轧。
冷轧过程需要根据不同合金和轧制规格及成品性能要求控制压下制度(总加工率、道次加工率和成品加工率),合理选择和调节辊型,合理选择润滑方式和润滑剂,进行张力测量和调节。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冷轧机一般采用四辊或多辊可逆轧机。现代冷轧机普遍采用液压正负弯辊、厚度、压力、张力自动控制、轧辊轴向移动、轧辊分段冷却、板形自动控制、杂件自动对中等一系列技术,使带材的精度可达0.25正负0.005毫米
铜及铜合金板型缺陷
板形缺陷是轧件沿宽向的纵向延伸不均而出现的结果。少量加入稀土能够细化铜铁合金,铜和铁的消融温度相差不大,都在1200度摆布,它们完全能够相容。变形时,延伸大的部分产生附加的压应力,当此附加的压应力超过一定临界值时,则会出现类似于受压杆件失稳的情况,表现出该部分板材产生不同形式的弯曲,形成波浪、飘曲等板形缺陷。沿宽向的纵向延伸越不均匀,轧件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就越大,板形缺陷就严重,尤其是薄板带。
由此可见,为了获得良好的板形,轧制时必须保证轧件沿宽向各点的纵向延伸相等,或压下率相等。

铜及铜合金生产工艺
半连续铸造和连续铸造一样,都需要对浇注过程进行严密的保护。
(1)多数铜合金加热时的上限温度大约比熔点低100~200℃,相当于合金熔点的0.8--0.9倍左右。一号无氧铜TU1C1020OF-CuC10200C103二号无氧铜TU2C1020OF-CuC10200C103一号磷脱氧铜TP1C1201SW-CuC12000--二号磷脱氧铜TP2C1220SF-CuC12000。除了考虑合金熔点外,还要考虑合金组织中低熔点相的数量、分布状态等情况。如果加热温度过高,会造成晶粒过大、晶间低熔点相熔化,导致过热、过烧,严重时甚至无法进行热加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