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进行考核
根据“河长制”方案,对“河长制”实施工作实行分级考核。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相应的考核细则,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污染减排、消除黑臭垃圾河和落实“河长制”等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各级生态建设考核体系,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该平台有效解决了以往在河长治水过
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
辅助进行考核
根据“河长制”方案,对“河长制”实施工作实行分级考核。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相应的考核细则,考核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核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污染减排、消除黑臭垃圾河和落实“河长制”等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各级生态建设考核体系,并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该平台有效解决了以往在河长治水过程中发现的五大难题:一是没有统一的信息化系统平台,对乡镇、街道落实河长制工作无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管理、监督、考核。考核结果可通过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上通报,配合问责和奖惩机制,严格督查考核,帮助有效落实考核制度。
大河小沟被电子化清晰呈现,交接断面、污染源、河长公示牌等信息一目了然;二是上级无法实时了解网格工作人员对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如工作日志填报、河道巡查等)。各级河长只要点点手机就能上报、处理、反馈各种紧急涉河事件,撰写电子版的“河长日志”;老百姓想要查询水质、寻找河长、举报投诉,只要定位、上传“随手拍”照片,所反映的问题5个工作日就可得到解决……“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能够覆盖全省的智慧河长监控处理系统。通过该系统,省、市、县、镇四级河长可以通过PC端和移动端进行管理,公众可以通过APP、微信、热线电话等参与治水。
共享数据整合、辅助决策分析目前许多部门部署了信息融合平台,由于采用的架构、协议、标准各不相同,使得数据共享困难。
为使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好地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获取共享数据,依据面向服务的思想,采用WebService接口方式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接口,应用系统通过调用服务接口提供数据,系统获得数据后,可分析历史数据与事件的对应关系,结合现有水质水位数据,预判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为河长制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打开手机端的“智慧水务”手机APP,河长登录后点击“我要巡河”,巡河工作便正式开启,在巡查过程中能保存河长的巡逻轨迹,手机自动记录保存后能实时上传到信息平台,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电脑端便能通过电子地图清晰了解河长的工作动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