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彩绘修复木结构基层
1、木基层处理:
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
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的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
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
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
仿古建照壁价格
古建彩绘修复木结构基层
1、木基层处理:
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
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的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
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
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
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的变形反映到彩画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
传统工艺:根据质量要求,分别采取一麻五灰、一布四灰或单披灰作法为普遍。

一麻五灰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先捉缝灰、扫荡灰、然后使麻、再压麻灰、中灰和细灰,后进行磨细钻生。
(1)清理表面:
修复古建筑时为了木材与腻子能结合牢固,要用小斧垂直于木纹砍出深度不大于1.5毫米,间距7毫米左右的斧痕,见木茬为度。新木材也要砍。然后用铁桡子将污垢清理干净,俗称斩砍见木
(2)裂缝处理:木材如有较大裂缝,用刀尖顺着裂缝其扩大,填入没灰。大缝用木条嵌实钉牢,如有翘茬则用钉子钉牢或去掉。遇有松节子时,要清除干净。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在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后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为皇太后六十寿辰而建。高16米,为八面不等边七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塔。整座塔身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砖镶嵌而成。是北京现存琉璃塔中,造型优美、颜色丰富的一座。 香山琉璃塔,在北京海淀区。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进京,乾隆为他建造了“宗镜大昭之庙”,此塔就建在庙内。高30余米,八面七级楼阁式,外形似密檐式,檐部外挑,檐端共挂有56个铜铃,风吹时齐响。各层有窗,墙面用琉璃砖镶贴。虽然砖的性质非常适合,但是由于木材在传统建筑中的主流地位,砖塔外观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做法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本身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的一种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