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自创始以来,公司被连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千企万人企业”,先后取得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软企企业证书、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月实现新三板挂牌(代码872166)
“城市排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理念,采用信息化手段,结合GIS展示,全1面掌握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如管网水位、流量、水质、有害
城市排水信息化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自创始以来,公司被连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千企万人企业”,先后取得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软企企业证书、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7年月实现新三板挂牌(代码872166)
“城市排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理念,采用信息化手段,结合GIS展示,全1面掌握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如管网水位、流量、水质、有害气体浓度、泵站运行状态等,保证排水系统安全运行;通过构建安全预警平台,提高应急指挥及处置能力;提供科学、的城市级水力分析模型,全1面评估城市排水管网能力;采用GIS技术实现城市管线空间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是构建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的必由之路。以城市排水设施数据为基础,结合管网1监控数据、气象预报、雨情信息,为城市排水规划、防涝预测提供决策依据。
管理多源可视化数据
排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包含海量数据的复杂系统,其数据库用以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不仅包括管网数据,还集成了不同来源、不同数据格式和不同空间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地形数据、航空影像、DEM等,改善了传统管网数据单一、记录分散、不完整的局面,为市政管理部门的业务应用、决策分析和数据共享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通过多种数据的叠加和可视化显示,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排水管网周边的交通、居民地、水系、植被和地形等分布情况。数据库能有效管理不同历史时期的排水管网数据,通过对比显示能够较清楚地发现数据间的差异和联系,这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三维仿1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渐成熟,对管线点、管线线数据进行自动三维建模并叠加道路、建筑物等三维模型,实现管线数据任意角度的三维浏览,还原管网地上和地下的三维立体场景,建设规划部门即便不到现场,也能真实地感受排水管网之间以及管网与周边地物的空间位置关系。3.排水系统调度分析和布局优化相对滞后4.缺乏有效的管网运行评估和监测手段二、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建设为排水防涝管理单位解决的实际问题:1.可以科学管理排水管网运行数据,完善应用数据中心。
智慧排水系统的建设目标
综合运用GIS、在线监测、物联网、自动化控制、数学模型等技术手段,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与排水管网规划管理智慧化需求,以提高排水系统整体规划管理水平和设施运行绩效为核心,建立可维护、可运行、可扩展的智慧排水系统。具体建设目标如下所示:
(1)摸清排水管网现状,建立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形成排水一张图,为规划设计、工程改造、运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使得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的效果有保障、可考核。
(2)建立排水管网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通过监测网络及分析系统,对雨污混流、水质异常、排水户偷排、入流入渗、污水厂进水浓度低、管网带压运行等提供数据依据,大幅提高排水管网的安全运行水平。
(3)建立基于监测与模拟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按效分析的新型规划设计流程,通过模型辅助排水系统的问题诊断、方案制定、工程决策等,系统级优化巨额建设资金的投入,改善管网运营效果,节约排水管网建设运营资金投入。
(4)基于信息化技术建立现代化的运营管理体制,保障运营管理的质量,并全过程电子化记录运营信息,为业务管理的大数据分析与诊断提供基础。
(5)建立厂网一体化的智能控制模式,实现系统级整体在线优化调度,大幅提高排水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及有效性,充分挖掘管网及污水厂潜能,1大限度发挥设施已有能力,减少不必要或低效的建设资金投
城市排水管网1监测系统以物联网、云计算、水动力分析等技术为支持,以“物联化排水管网设施、互联化水务时空信息、模型化城市内涝风险、协同化管理服务”为特点,为各个城市排水设施普查、设施管理、业务审批、养护管理、在线监控、应急调度、水利分析、规划支持等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切实提高各城市排水防涝信息化水平与管控能力,加速了各地海绵城市的建设步伐。3.排水系统调度分析和布局优化相对滞后4.缺乏有效的管网运行评估和监测手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