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发电机组区域节能评价是基于能源管理理论,以节能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为基础;从运行参数、运行方式、设备性能、系统阻力等方面进行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分析,通过与技术标准、参数设计值和能耗值对比,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对系统内外节能技术的深入分析及结合现场实际研究提出该等技术应用可行性,提出指导性和方向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企业提高设备管理
区域节能评价
燃煤发电机组区域节能评价是基于能源管理理论,以节能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技术改造管理为基础;从运行参数、运行方式、设备性能、系统阻力等方面进行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分析,通过与技术标准、参数设计值和能耗值对比,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节能潜力;对系统内外节能技术的深入分析及结合现场实际研究提出该等技术应用可行性,提出指导性和方向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企业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增加效益目的。
区域节能评价的工作程序、如何开展和有效的实施,关键环节和关键步骤等必须在坚持标准的基础上与被区域节能评价单位的客观实际结合,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区域节能评价涉及的管理评价和评价范围,跨、管理和交叉、关键性、系统性和实操性等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发电机组主辅设备和系统分析范围,依据发电公司实际和性质可以增减,区域节能评价实施方案范围要覆盖主要设备和系统。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国华电力公司从创建“三型”企业集团出发,按照能源集团部署组织的机组区域节能评价工作应用效果显著。在燃煤机组区域节能评价工作中,通过把握节能评价工作关键要素,深入研究和精心组织及相关单位紧密配合,在提高评价效率和效果的同时,可以吸收更多机组节能技术,为我所用;强化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基础工作,尤其是重视运行优化技术、机组参数分析工作;突出对于共性、疑难、重点项目的把控,督促发电厂技术攻关,实现区域节能技术突破;加强查找管理漏洞,并注重现场实际节能问题的解决,实现信息共享;深化智能技术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造价值和增加企业效益。随着对区域节能评价工作技术与应用的的深入研究和区域节能评价工作的持续推进,必将为实现创建“三型”企业集团奠定坚实基础。
建筑能效等级数量和名称确定也是该模型的重 要步骤之一。虽然所提出的建筑区域节能评价模型能处 理多个建筑能效等级, 但是, 过多过细的建筑能效评 价等级也是不必要的。为了避免采用星级和数字等级带来理解上的混淆, 采用文字等级: “差”、“通过”、 “铜牌”、“银牌”和“”。这 5 个等级具有含义清 楚, 等级数量合适、容易理解的特点。
模型中的强制性条款检查主要基于JGJ 134- 200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GB 12021. 3- 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这 2 个标准进行。JGJ 134- 2001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区域节能设计标准 中3. 0. 3, 4. 0. 3, 4. 0. 4, 4. 0. 7, 4. 0. 8, 5. 0. 5, 6. 0. 2 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然而, 考虑到第 6. 0. 2 条一般 情况下不适用, 所以未纳入强制性条款检查范围。 第 3. 0. 3 条评价的可操作性较差, 所以, 也未将该条 款纳入模型的强制性条款检查。第 3. 0. 3 条是关于采暖、空调能耗节能 50%的条款, 正如 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中指出: 这种全年 采暖和空调的能耗计算, 只可能采用典型建筑按典 型模式运算, 而实际建筑是多种多样、相当复杂的, 运行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 设计时按照标准的 规定去做就可以满足要求, 如果再花时间去计算分 析所设计建筑物的节能率究竟是多少, 可能就不值得了。
首先,在评析我国现行区域节能考评指标局限性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节能评价范围。其次,研究建立了包括工业、建筑业、城市交通、生活消费四个领域、三个层次、27个指标的城市区域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评价模型。第三,按照一定标准将城市用能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并通过计算工业耗能指数A1和建筑、交通、生活综合耗能指数B,构建了城市耗能级别的判定准则Z=f(A1,B)。后,以某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城市2005年实际能耗位于第Ⅲ级,属于用能型城市;其中工业节能效果较好,建筑、交通、生活等其他三个领域节能有待加强。基本反映了该城市的能耗实际情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