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与油耗分析年度报告国内的家用车,6年的行驶里程普遍也是在10万km左右,你就记一个,差不多了。iCET,《2018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与油耗分析年度报告》上面:国内的乘用车,在2018年的平均行驶里程是17213km。6年一乘,10.3万km,差不多就是10万km。所以,6年这个节点,是可以考虑换一下防冻液的,防患于未然。就好比是:一匹拉磨、干重
低温水系消防液
2018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与油耗分析年度报告
国内的家用车,6年的行驶里程普遍也是在10万km左右,你就记一个,差不多了。
iCET,《2018乘用车实际道路行驶与油耗分析年度报告》上面:国内的乘用车,在2018年的平均行驶里程是17213km。
6年一乘,10.3万km,差不多就是10万km。所以,6年这个节点,是可以考虑换一下防冻液的,防患于未然。
就好比是:一匹拉磨、干重活的马,在那边走啊走啊走啊,它哪怕力气很大、耐力很好,但是终还是会老的,还是要光荣下岗的。
到了6年的时候,拍拍它的肩膀,让它去退休,是不是?善始善终。
失效防冻液性质改变会影响发动机我们退一万步讲,我也不是买斯巴
对于这种防冻液来说,它是干嘛用的?名字叫“防冻”,除了防冻还干嘛?
它是冷却发动机或者其他部件的,是经常常年处于高温的工作条件下面的,蒸发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你看液面如果刻度线,MIN,就是minimum,的意思,这条线,也是要加的。
一般来说,洗车、修车、做保养的时候,让师傅看一下就好了,你自己看还不一定找得到。
失效防冻液性质改变会影响发动机
我们退一万步讲,我也不是买斯巴鲁森林人,11年再换。我就一普通车子,一两年的时候要换也没换,我也心疼这个钱,想想也没事。
没换也不会马上坏掉的,和牛奶的保质期很像:稍微超出半天、,甚至是半,喝下去顶多觉得味道有点奇怪,也不会直接去医院或者是拉肚子的。

各功能弱化,发动机状态变差
各功能弱化,发动机状态变差
我们刚才那个角度,是腐蚀、坏掉了,另外换一个角度来讲,防锈蚀、除垢、消泡,这些功能不是都弱化了吗?发动机状态也是会变差的。
对于其他的添加剂来说,也是类似的道理:时间到了,消耗掉了,就没有效果了。
虽然说,这些添加剂在整个防冻液当中,添加的成分比例大概就5%,甚至还不到一点,但起到的作用真的是一点都不小的。
我刚才讲了:缓冲剂、防垢剂、消泡剂、杀菌剂,听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不讲了。
听起来比较难懂的缓冲剂,我们单独挑出来讲一下。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新型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研究》上面讲:大多数金属腐蚀过程的本质是电化学过程,pH值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腐蚀的速度。

什么时候防冻液要更换
什么时候防冻液要更换
大部分的家用轿车都是每两年或者四万公里更换一次防冻液。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周期,大家还是要根据原厂使用手册标注的时间来更换,因为多走一万公里或者使用周期延长一年半载左右,问题也不大。但要是发现防冻液少于的刻度值(防冻冷却液正常的容量应在MIN和MAX之间),就要及时增加。
的办法是:到店面中用检测工具测试一下,这样既能节省费用、又能节约时间,而且还非常环保。如果测试结果显示,防冻液的冰点依然维持在-30℃以下,那么就不需要更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