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完上面这些知识点,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方案。
平时南方人买羽绒服更看重的是它的样式和设计,而北方人肯定还要兼顾它的抗寒性。如果是南方人,平时日常穿,只需要保暖不需要抗寒,那么就选蓬松度600左右,含绒量60%+,充绒量130g+的基础款即可。
如果是北方人,或者是常去滑雪场玩的,需要更加抗寒的人。那么就要选蓬松度700左右,含绒量80%+,充绒量在250g左右的
男装长款羽绒服
科普完上面这些知识点,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方案。
平时南方人买羽绒服更看重的是它的样式和设计,而北方人肯定还要兼顾它的抗寒性。如果是南方人,平时日常穿,只需要保暖不需要抗寒,那么就选蓬松度600左右,含绒量60%+,充绒量130g+的基础款即可。
如果是北方人,或者是常去滑雪场玩的,需要更加抗寒的人。那么就要选蓬松度700左右,含绒量80%+,充绒量在250g左右的款式。

想买到不过时不土气的羽绒服,得这么选
曾经的羽绒服,设计单调,颜色也就这么几种,给人的印象就是和时尚搭不上边。而近几年,大家在穿衣服这件事上,越来越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羽绒服的款式也随着大家理念的改变而被设计得越来越时髦了。
1 要蓬起来,不要干瘪款什么样的单品适合凹造型?有型的呗。羽绒服的特点就是有填充物,能蓬起来,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个优点,避免挑那些干瘪瘪的款式。
像这种很薄的款式,就算是搭一身时髦单品,用拍大片的姿势和气场来撑,都没办法穿出时尚感。
而这种样子饱满,有型的羽绒服,肯定就要比干瘪的款式有更加良好的视觉效果了。
2 蓬起来也得有度当然,任何事都要讲究一个度,羽绒服也不是越饱满越好。如果是长款的羽绒服,又是胀鼓鼓很饱满的款,穿上去整个人感觉就像是披着一床棉被,特别臃肿。
特别饱满的羽绒服建议选短款和中短款,穿上身增加了上半身的视觉面积,还稍微拔长了些身高,看着人就很挺拔。
一般般饱满的羽绒服就比较适合选长款和中长款,穿着不会过分夸张,当然短款也可以。
3 颜色要挑对羽绒服的视觉面积要比一般的外套更大一些,所以挑选的时候,颜色也是很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设计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羽绒服不是那种为了赶时髦而买一买的单品,而是买了就要穿好多年的款,所以色彩还是以百搭和适合自己为主。
羽绒服的诞生就是出于原始和本能的人类生存需求。
比较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是,1936年,美国人Eddie Bauer发明了件名为“Skyliner”的羽绒服。
令他萌明羽绒服念头的,却是一段颇为惊险的经历,他在1935年冬季中旬与朋友进行外出之旅时,险些因为体温过低而丧生。
劫后余生,他决定发明一件极度保暖的衣物。他将羽绒包裹在绗缝之间,并于1940年申请了专利,也就是我们现在也常常穿着的“面包块”。
因其的保暖性,受到了当时美军士兵的喜爱,也奠定了羽绒服实用主义至上的基调。
早先的棉、麻等面料织物密度不够,用来做羽绒服,边走会边飞出白色绒毛,谁穿谁是散花的天女……
1938年杜邦实验室发明出了尼龙面料,这种面料在保持良好透气性的同时,紧密指数又很大,不容易钻绒,埃迪·鲍尔用的就是它。
后来人们发现,聚酯纤维也适合用来做羽绒服,它的紧密度不输尼龙,而且不容易变形、不容易起皱,非常结实。
要追求优越的,可以选表面附有薄膜的那种,它能上防止钻绒;有些的薄膜面料,还带防风防水功能,保暖性更好、实用度更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