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周期: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所有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法规制度规程: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消防培训基地
培训周期: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所有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
法规制度规程: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岗位危险性及措施: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设施使用: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救火及自救: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专门培训
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消防管理人员: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控制室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并应当持证上岗);
其他: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员
教育宣传: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学校幼儿园: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灭火的基本措施
扑救A类火灾:一般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于忌水的物质,如布、纸等应尽量减少水渍所造成的损失。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剂灭火。
扑救B类火灾:首先应切断可燃液体的来源,同时将燃烧区容器内可燃液体排至安全地区,并用水冷却燃烧区可燃液体的容器壁,减慢蒸发速度;及时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

灭火的方法
隔离法灭火:隔离法灭火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的可燃物,将燃烧物与四周的可燃物隔离或分散开,使燃烧停止燃烧。比如火灾中,关闭管道阀门,切断流向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管道,或使已经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焰烧烤、辐射的容器中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引流到安全区;拆除与火源毗邻的易1燃建筑物,搬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