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
卷制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两端焊死,不可拆卸,形成固定结构,流道内部不可触及。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传热流道长、流道间距大、耐热温、不易泄漏。我单位焦化厂为避免腐蚀结垢问题的出现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不可拆式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因此它换热效率较高,换热后冷介质的温度容易接近热介质的温度,适于
余热锅炉的价格
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
卷制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两端焊死,不可拆卸,形成固定结构,流道内部不可触及。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传热流道长、流道间距大、耐热温、不易泄漏。我单位焦化厂为避免腐蚀结垢问题的出现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不可拆式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因此它换热效率较高,换热后冷介质的温度容易接近热介质的温度,适于粘稠性物料和含有颗粒性物料的加温或降温处理,但不适于含有纤维性生物料换热。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换热器设备,适用汽一汽、汽—液、液一液传热等。
1.2工作原理
对于换热的两种介质,如果都是液体,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流道内要按逆流方式流动。所谓逆流是指进行换热的两相邻流道内的两种液体,沿螺旋流道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这样能使两种流体介质之间始终保持一定温差,从而达到1好的传热效果。
2·螺旋板式换热器在焦化厂粗1苯生产中的应用
我单位焦化厂化产回收中粗1苯工段多处使用螺旋板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的主要设备。
构成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主换热材料,主要分为碳钢和不锈钢两大类。我单位焦化厂为避免腐蚀结垢问题的出现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不可拆式的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在粗1苯工段的作用主要是:
2.1油油换热器(富油预热贫油降温),换热面积225㎡.
洗苯塔底富油由富油泵加压后送至粗1苯冷凝冷却器与脱苯塔顶出来的粗1苯汽换热,将富油预热至60%,然后至贫富油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与脱苯塔塔底出来的贫油换热,由60%升到130℃,后进入管式炉被加热至180℃左右进入脱苯塔,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底流出,自流入贫富油换热器与富油换热,使其温度降至90℃左右。从范围来看,20世纪20年代以前,以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为主。
2.2贫油冷却器油冷却),换热面积200㎡人贫油槽的贫油由贫油泵加压送至贫油冷却器,分别被32℃循环水和16.c制冷水冷却至约30%,送洗苯塔喷淋洗涤焦炉煤气。
换热器传热强化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使传热强化技术取得了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发表的有关传热强化的文献成倍的增长[14】。在具体技术方面,可分为被动强化技术和主动强化技术,前者是指不需要外界动力的强化技术,包括扩展表面(各种肋),插入物,旋流器和湍流发生器等:后者是指需要输入外界动力的强化技术,包括机械振动,施加电场或磁场,流体中加添加物等。而如果采用耐蚀性能良好的石墨或氟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则不易发生结垢。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末,一些人认为传热强化技术逐渐成为常规技术14】,再加上世界能源价格的相对稳定,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的需求和热情就不如以前那么高涨。然而Be嘲espl认为传热强化技术仍然在不断扩展其新的应用领域,例如过程工业中几乎到处都需传熟强化。这些应用提出了要求发展新的传热强化技术,如三维肋、三维粗糙元、纵向涡发生器和复合强化技术等,它们被称为第三代传热强化技术。
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换热器的应用过程中提高换热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提高对数平均温差,板式换热器流型有逆流、顺流和混合流型(既有逆流又有顺流)。在相同工况下,逆流时对数平均温差大,顺流时小,混合流型介于二者之问。但是板式换热器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污垢,特别是在石油加工业中,沾上油污更是常有的事,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板式换热器油污处理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高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的方法为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逆流的混合流型,尽可能提高热侧流体的温度,降低冷侧流体的温度。
2.进出口管位置的确定,对于单流程布置的板式换热器,为检修方便,流体进出口管应尽可能布置在换热器固定端板一侧。到20世纪60年代,换热器制造工业得到大幅完善和进步,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蓬勃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介质的温差越大,流体的自然对流越强,形成的滞留带的影响越明显,因此介质进出口位置应按热流体上进下出,冷流体下进上出布置,以减小滞留带的影响,提高传热效率。
3.提高传热效率,板式换热器是间壁传热式换热器,冷热流体通过换热器板片传热,流体与板片直接接触,传热方式为热传导和对流传热。提高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关键是提高传热系数和对数平均温差。
4.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只有同时提高板片冷热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污垢层热阻,选用热导率高的板片,减小板片的厚度,才能有效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