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期,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一、存塘水产品管理1.加强水位调控适当降低池塘水位,将水位逐渐调至80cm~100cm,以利于提升水温,促进水产品摄食、生长。2.强化水质培育早春水温低,肥水困难,应在晴天中午少量多次使用生物肥料,进行培育水质,以稳定水体藻相和菌相;一般鱼池透明度控制在30~35厘米为佳,较低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水产养殖动物早开食。水产养殖
家庭鱼塘绿藻改良办法
新冠疫情防控期,水产养殖技术要点
一、存塘水产品管理1.加强水位调控适当降低池塘水位,将水位逐渐调至80cm~100cm,以利于提升水温,促进水产品摄食、生长。2.强化水质培育早春水温低,肥水困难,应在晴天中午少量多次使用生物肥料,进行培育水质,以稳定水体藻相和菌相;一般鱼池透明度控制在30~35厘米为佳,较低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水产养殖动物早开食。水产养殖要点3.加强病害防控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病害防控工作,早春每15天使用漂粉等消毒剂消毒1次预防鱼病,如发现病害应及时准确诊断,对症用药。4.择晴好天气少量投喂优颗粒饲料,当前的投喂量不超过存塘水产品总重量的0.1%~0.2%为宜,后期随着气温升高,可逐步加大投喂量。水产养殖要点5.科学增加供氧存塘量大的池塘晴天中午可开启增氧机、微孔增氧等设施1~2小时,营造水体的富氧环境,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水质培育和病害预防。
水产养殖先养水,养水先养底!
水产养殖的“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观念已深入人心,说明池塘底质对水产养殖的重要性。一个生态系统(池塘)水的属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种群和生产性能;而水池属性又是由底质属性所决定,这好比池塘是一个茶壶,池塘底泥就是茶叶,茶水的好坏是由茶叶决定的。底质的好坏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对虾这类底栖动物,池塘底质管理不善,往往将导致虾塘一夜全军覆没。如何正确地进行池塘底质管理是养殖的重中之重。一、池塘底质恶化的原因养殖池塘其实是一个物质循环系统,本是一个人为有机物投入和微生物分解的平衡状态。然而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大量的饲料投放导致蛋白质的大量积累;加之病害的泛滥,大量杀虫剂、消毒剂和抗素的使用,致使池塘微生物系统重复崩溃,终导致池塘原本的物质循环系统被打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将导致残饵、粪便、动植物体、重金属等物质在池塘底质迅速积累,形成黑色污泥,厌氧微生物疯长,有害物质富集,终恶化底质,危害养殖动物。底质的恶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底泥缺氧,导致底泥厌氧呼吸和厌氧还原反应造成的,底泥中主要发生的反应如下:二、池塘底质恶化的危害1、池塘底质恶化导致塘底缺氧恶化的池塘底质,有机物富集,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消耗大量的氧气,使得池塘底层水本来不多的溶氧消耗殆尽,造成底部缺氧。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所以在鱼类饲养时一定要根据池塘条件、放养品种、管理措施和水平等不同情况掌握好饲养的密度。此外在放养鱼种时,可以充分利用鱼类栖息水层及食性不同的特点来进行立体养殖,还可以把多品种、多规格的鱼类放在同一池塘养殖。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池塘的经济效益。3.饵料的选择及投放我国目前鱼类养殖的饵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生产颗粒饲料,另一种是经施肥而培养出来的天然饵料。其中施肥培养天然饵料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鱼种放养后,需要根据池塘水质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阶段适时的施肥。以保证水中的营养物质能够适时补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