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赋予油墨颜色特性,以满足印刷对颜色的要求颜料赋予油墨颜色特性,以满足印刷对颜色的要求。水性油墨用有机或无机颜料都要经过表面处理,水性油墨用颜料颗粒度要求在7.5-25μm、高清印刷用色浆应小于10μm(如下表):其次,颜料须耐碱性(PH值在8.0-9.5)。为提高颜料在水性连接料的稳定性,一般要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增加树脂和水的亲和力及颜料与水性连接料的润湿性。有机或无机颜料在
金属亮光油墨
颜料赋予油墨颜色特性,以满足印刷对颜色的要求
颜料赋予油墨颜色特性,以满足印刷对颜色的要求。水性油墨用有机或无机颜料都要经过表面处理,水性油墨用颜料颗粒度要求在7.5-25μm、高清印刷用色浆应小于10μm(如下表):其次,颜料须耐碱性(PH值在8.0-9.5)。为提高颜料在水性连接料的稳定性,一般要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来增加树脂和水的亲和力及颜料与水性连接料的润湿性。有机或无机颜料在一定配比的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分散作用下形成均一、稳定的,具有一定流动性,较强的着色强度的浓缩颜料浆。由此可见,在水墨中随意添加水,必然破坏了水墨的性能。

PH值对水性油墨印刷适性的影响
PH值对水性油墨印刷适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油墨的粘度稳定性和干燥性方面及网点清晰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氨在印刷过程中不断挥发,随着水墨PH值的下降,水墨粘度升高,干燥速度变慢,必然影响到印刷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操作人员需要不时地向油墨中加入新墨和各种添加剂,油墨的PH值会因此而发生变化,操作人员一定要掌握水墨的调墨的原理和工艺方法,千万不能随意添加调整,水墨供应商会提供技术支持。在操作时使用标准的PH值计量仪,就可以方便地测出油墨的PH值和及时准确的调整。
在选择合适性能的胶刮时,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在选择合适性能的胶刮时,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硬度:胶刮通常是由聚氨酯制成的,用硬度计来测量胶刮的软硬度。胶刮的硬度、尺寸和形状决定了胶刮的弯曲性、柔韧性和压力。硬度范围从55度到90度(肖氏A)。硬度值用肖氏A硬度计测量。55A-65A是低硬胶刮,66A-75A是中硬,超过75A是高硬。
高硬度胶刮对胶刮的项功能非常有利,将油墨压进丝网并将油墨从精细网板转移到承印物上,并保持丝网与承印物的线接触。高硬度胶刮缺陷是不能满足不同形状承印物的印刷,在印刷粗糙面和不平整面时对胶刮的质量要求也很高。
2.有效宽度:是指胶刮装入铝刮柄,从铝刮柄伸出的胶刮宽度。这个宽度很重要,决定了胶刮在压力下的弯曲度。弯曲度是有效宽度的立方值。如两倍有效宽度得到的是大于23 =8的弯曲度。
胶刮弯曲会引起两方面的变化:胶刮与丝网间的角度变化;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压力减小。例如将胶刮比作一组弹簧,当弹簧成一定角度受力时,弹簧开始弯曲,所传的力越来越小。胶刮印刷角度减小,印刷压力不足,印刷效果不理想。印刷角度小、印刷压力减小,下墨量大,墨层增厚。(在这种情况下,印刷操作者会加大印刷压力,胶刮弯曲度增加,得到的墨层依然不理想。解决办法是胶刮硬度增加、胶刮角度增加。)这就是胶刮的有效宽度对胶刮四大功能的影响。
通常胶刮的有效宽度在20MM到30MM之间。有效宽度的选择基于承印物的平整度、网版图像解像度和其他印刷参数如:胶刮角度、速度和油墨种类。在平整/光滑的承印物上印高解像力的图象时,有效宽度小(小于20MM)、高硬、用合适的油墨进行印刷。在不平整、粗糙的承印物上,有效宽度要增加(有时大于30MM)、硬度降低,而低硬度胶刮适应能力差,不可过度弯曲,也可以使用中间硬两边软的三层刮或双层刮。通常,有效宽度增加,印刷速度降低并且要增加印刷角度。

丝印油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丝印油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发泡:
原因是印刷粘度过高,干燥过快,版与承印物有脱离过急,版面不良,油墨本身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或者添加适量消泡剂以及更换油墨。
2.堵版:
原因是干燥过快,印刷速度过慢,印刷粘度过高,使用不良及不当稀释剂,印刷版面受风吹,油墨细度不合格或带杂质所造成。应适当调整干燥速度,或者更换油墨。
3.:
原因是被印刷体太光滑、印刷面有油脂保护层或带有杂质,油墨本身不良所造成,因此必须对被印刷物表面进行前处理,添加流平剂或者更换优良油墨。
4.附着力不良:
原因是油墨选择不适当,前处理不够充分;承印物有杂物,干燥温度时间不足;添加剂、固化剂、催干剂的用量不适当,双组份油墨叠色印刷时,底色固化过硬等因素所造成。由于PE、PP、PET、铝箔等材料化学极性相当低或者过于光滑,因此一般都进行电火花、火焰、强酸浸着等处理,以提高印刷面的表面张力。双组份油墨的墨膜固化后,由于化学反应作用,交联成致密性特强墨膜,完全固化后的墨膜难于被溶剂所浸蚀,因此叠色印刷时,底色表干后,即可印刷,其他因素可采取相应方法进行调整。
5.拉丝:
原因是粘度过高,干燥过快,油墨所用树脂与溶剂配合 不当所造成,应使用合适溶剂,调整适当粘度或者更换优良油墨。
6.迁移、褪色:
原因是油墨中使用不当颜料,特别是有大量增塑剂软膜,更易发生迁移,应选用适当油墨。
7.发白或者印刷面有雾状:
原因是稀释剂含有水份、印刷环境空气湿度大,或者印刷油墨本身不良。由于印刷面干燥时,溶剂挥发会吸收周围热量,造成局部水蒸气凝固于墨膜里面或表面造成白雾化,因此应选择适当干燥速度或者降低空间湿度,或者更换优良油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