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变性脱脂大豆粕由于热处理后可以部分或全部破坏影响大豆蛋白消化和利用的抗营养因子,主要用于与谷物混合的食品中,如用75%硬质小麦粉与25%脱脂大豆粉混合制成通心粉,可使产品蛋白质含量达到28~30%,蛋白质功效比值(PER)由纯小麦粉制品的1.27上升至2.39。低变性脱脂大豆粕通常是在“闪蒸脱溶”或“真空脱溶”条件下获得的,蛋白质分散指数(PDI)较高,为70~90%。
食用级大豆蛋白粉
高变性脱脂大豆粕由于热处理后可以部分或全部破坏影响大豆蛋白消化和利用的抗营养因子,主要用于与谷物混合的食品中,如用75%硬质小麦粉与25%脱脂大豆粉混合制成通心粉,可使产品蛋白质含量达到28~30%,蛋白质功效比值(PER)由纯小麦粉制品的1.27上升至2.39。低变性脱脂大豆粕通常是在“闪蒸脱溶”或“真空脱溶”条件下获得的,蛋白质分散指数(PDI)较高,为70~90%。
因此,同高变性豆粕相比,低变性豆粕生产的脱脂豆粉功能性较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在某些食品配方中主要考虑脱脂大豆粉的功能性时,则需使用低变性脱脂大豆粉,在此着重介绍低变性脱脂大豆粉的生产工艺、产品用途及产量指标。
大豆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对人体组织的修复科伤口的愈合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平时那些手术后处于康复期的人群多吃大豆蛋就能促进伤口愈合,也能促进身体康复。
平时生活中大豆蛋还能代替动物蛋白,它既能满足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又不会加重负担,能保护,预防减退。除此以外,大豆蛋还能通过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来防止和减轻动物蛋白对损害,它是那些患者以及患者适合食用的食品。
大豆分离蛋白与乳清蛋白(动物蛋白)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的区别是大豆分离蛋白不含胆固醇,而乳清蛋白属于动物蛋白,含胆固醇。人体食入过多的胆固醇会对心脏、血管造成很大的危害。
普通人每日蛋白质的摄取量为每千克体重1-1.5克,例如60公斤的人士每天就需摄取60-90克的蛋白质。但是对于运动员和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来说,这个量的蛋白质是无法满足营养需求的。美国医学研究所建议蛋白的摄入应占全部热量消耗的10-35%,同时蛋白质的摄入也随着年龄、体重、活跃程度、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很大差异。
采用亲水性小的疏水性、低沸点时,因在低温条件下便可使脱脂大豆,故使蛋白质的变性小,反之,蛋白质的变性较强。溶剂浸出法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间歇式由于脱脂大豆和溶剂分离采用蒸汽直接接触的形式,所以使蛋白质变性的程度高。而连续式是通过减压或者间接加热溶剂和等办法脱除溶剂,故可生产出低变性脱脂大豆。
总之,将常规的高温处理脱溶改为低温处理,便可控制蛋白质的变性。如为了实现蛋白质的低变性,可采用真空低温或瞬间高温脱溶等技术措施,以确保加热温度不超过80℃;直接蒸汽脱溶(脱臭)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例如,采用“闪蒸脱溶”工艺,可使可溶性大豆蛋白的保持率在92%以上,变性率在2%~3%以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