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和周边环境的改善,逐渐增多的鸟类成了可靠供电的天敌,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孟津县的电力线路因鸟害造成10千伏线路跳闸19起,造成电量损失9万余千瓦时,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还影响了居民正常供电。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该局组织专人进行研究,摸索鸟害防治方法,借鉴35千伏、110千伏等高压线路上的驱鸟方法,将驱鸟器“降职”使用,安装在鸟害频
颗粒驱鸟剂
近年来,随着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和周边环境的改善,逐渐增多的鸟类成了可靠供电的天敌,据不完全统计,仅2009年,孟津县的电力线路因鸟害造成10千伏线路跳闸19起,造成电量损失9万余千瓦时,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还影响了居民正常供电。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该局组织专人进行研究,摸索鸟害防治方法,借鉴35千伏、110千伏等高压线路上的驱鸟方法,将驱鸟器“降职”使用,安装在鸟害频发的10千伏线路开断及终端处,以降低鸟害的发生。

过去一般电网防鸟害措施有三点,一是安排输电线路人员和变电运行人员开展地毯式特巡、全天候监控,做到随时发现、及时处理;二是清理旧鸟窝后,结合检修和带电作业,在重点部位加装防鸟封板;三是发现小鸟做窝的迹象,立即处理。这些方法虽然奏效,但是比较“笨”,比较被动,费力耗时,工作效率低。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波驱鸟器应运而生,为电网除鸟害注入了新的活力。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用户输送电力的重要载体,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因此,面对鸟类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的巨大挑战,我们在规模如此庞大的电力系统中,只有结合新型科技手段,扎实做好防鸟害工作,才能真正解决输电线路鸟害隐患,才能提高线路输送电能能力。安徽耕耘乐欢迎您的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鸟类已经成为了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心腹大患”,为了确保电网的可靠稳定运行,经过长时间对鸟类生活习性进行研究,结合雷达探测技术、超声波语音技术、强光闪频技术以及太阳能供电等技术研制了一款声音检测驱鸟器,该设备系统可对鸟类靠近进行主动探测,并通过超声波、语音、强光等手段恶化或者是破坏周边鸟类生存环境,迫使其离开线路或者是变电站保护区域,从而达到驱赶驱离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