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弯管机操作规程
弯管机操作流程
1、管式正则化
在设计和管道时,应避免过多的弧、任意曲线、复合弯曲和大于180°的弧。过大的弧不仅使工装沉重,而且受小型弯管机尺寸的限制;任意曲线复合弯曲设计不合理,有可能会阻碍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使操作者难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大于1的弧80°可防止折弯机卸载。
2、弯曲半径标准化
弯曲半径应尽可能达到“一
小型弯管机
小型弯管机操作规程

弯管机操作流程
1、管式正则化
在设计和管道时,应避免过多的弧、任意曲线、复合弯曲和大于180°的弧。过大的弧不仅使工装沉重,而且受小型弯管机尺寸的限制;任意曲线复合弯曲设计不合理,有可能会阻碍了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使操作者难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大于1的弧80°可防止折弯机卸载。
2、弯曲半径标准化
弯曲半径应尽可能达到“一管一模”和“多管一模”。对于一根待弯曲的管子来说,无论弯曲度是多少?弯曲角度都只能有一个弯曲半径,因为在弯曲过程中弯曲机不会更换模块,即“一管一模”。“多管一模块”是指同一直径的管道应尽可能使用相同的弯曲半径,即同一组模块可用于弯曲不同形状的管道,这有利于减少模块的数量。
3、弯曲半径
导管弯曲半径的大小决定了弯曲过程中导管所承受的阻力。一般来说,大直径管道的直径较小,弯曲时容易产生褶皱和滑移。弯曲质量难以保证,所以弯管模的R值一般是管子直径的2-3倍。
4、弯曲速度
管件弯曲需要速度,速度的快慢决定管件成型后的质量,速度太快,管道弯曲部分的平整度容易形成,但是管件的饱满度和圆度会受影响,管道也容易被拉断;速度过慢,管道则容易起皱。压实块滑动,大直径管道倾向于形成导管弯曲部分的凹陷。对于这两台数控小型弯管机的大量试验,建议确定弯管速度为该机比较大的弯曲速度的21%-39.8%。
5、芯轴及其位置
在弯曲过程中,弯管的芯棒主要作用和意图是支撑导管弯曲半径内壁的支撑作用,防止其弯管中产生变形。家用管道在机床上弯曲。如果不使用芯轴,质量很难保证。芯棒有多种类型,如柱芯棒、单球、双球、三球、四球头芯棒、定向单、多球头芯棒。另外,芯棒的位置对管材的弯曲也有一定的影响:理论上,其切线应与管模切线平齐,但经过大量试验后,比较好的提前1~2mm,此时管材的质量更理想。当然,超前量过大,在弯曲部分的外壁上会产生所谓的“鹅头”现象。
小型弯管机

如何解决小型弯管机漏油问题
1、在液压弯管机的回油池端盖上挖个小洞并焊上一个截止阀在操作剪床的操作规程上另加上一则:开车时此截止阀应关闭,每次剪切结束后立即旋开阀门以利泄漏到油池中的微量氮气及时排到大气中去。
2、当手动按钮或脚踏开关松开,此时通过氮气储能器活塞下移将下岗体内的液压油压回油池并通过油路将主油缸活塞上移使刀架上升,上腔内的液压油通过主回路返回油池。
3、发现刀架提升困难时,应对蓄能器进行氮气补充。
4、刀架提升很慢时应相应更换蓄能器中的O型密封圈并充足氮气。
5、充氮频繁时需要更换蓄能器中的活塞。
小型弯管机的液压体系的.该体系选择流量为25l/min的定量柱塞泵,可兑现空程下行、滑块慢速迫临和加压、保压、卸压、回程和固执甩手等活跃。
1、滑块下行
电磁铁一起通电,液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经阀进来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将其打开,液压缸下腔的油液便经阀、阀和朴素阀流回油箱,另一道经阀流回油箱,滑块在自重作用下下行.液压缸上腔空出的体积由油箱内的油液经阀补充.此刻滑块速度由阀调接。
2、滑块减速
当滑块下行至上模靠近被弯板料时,旅程开关发讯,使电磁铁通电,使阀和阀盖上,弯管机液压缸下腔的油液经阀、阀和节流阀能力排回油箱,通电后,使泵输出的压力油经阀进入阀的液控腔将阀换向,一起,因为通电,使液压缸上腔的压力油的压力抬高,阀右位的单向阀使液压缸上腔与油箱断开.如此,液压缸的下行惟有靠泵输出进入上腔的油液驱动。
3、卸压
小型弯管机作业告终后,在滑块朝上回程的瞬时,经过电气体系先使电磁铁断电2s,在这段时间内,因为断电,阀复位,溢流阀不妨打开,使液压缸上腔的压力下降以实现预卸压。
4、加压
电磁铁和阀的作事点褂讪,随着板料变形抗力的增大,1液压缸上腔的压力渐渐升高,直到滑块运转到预订方位。

我们都知道小型弯管机是用于弯管的,对于模具设计、弯管数据的修正,管材的材质、直径、壁厚的选取,以及加工中管材的弯裂、管壁起皱等现象的控制,获得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经济效益,而弯管机在使用的时候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全自动弯管机小编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操作弯管机时要注意以下这些事项。
在操作全自动弯管机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到:
1、弯管机开动时注意人体不得进入转臂旋转扫过的范围。
2、弯管机工作时,所有人员禁止进入转臂及管件扫过的空间范围!
3、调整弯管机(模具)时,应由调整者自已按动按钮进行调整。可一人在弯管机上调整,另一人在控制柜上操作。
4、调整小型弯管机或开空车时应卸下芯杆。
5、一般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检查链条的涨紧程度,保持上下链条松一致。
6、弯臂返回前,操作人员必须保证芯头在管子里面,或确保芯轴在弯臂返回时没有阻挡现象,否则,芯头或芯杆有可能被折弯或折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