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与临时支护、与永支护间的小和大空顶距离巷道工作面临时支护、与永支护间的小和大空顶距离工作面顶板稳定时,一循环每刀截深400mm,四刀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为1600mm,大空顶距2000mm,小空顶距400mm。第二循环每刀截深400mm,两刀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为800mm,大空顶距1200mm,小空顶距400mm。顶锚杆紧跟工作面迎头,帮部底角锚杆距工作面迎头不超过3排,锚
井下填充袋厂家批发
工作面与临时支护、与永支护间的小和大空顶距离
巷道工作面临时支护、与永支护间的小和大空顶距离
工作面顶板稳定时,一循环每刀截深400mm,四刀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为1600mm,大空顶距2000mm,小空顶距400mm。第二循环每刀截深400mm,两刀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为800mm,大空顶距1200mm,小空顶距400mm。顶锚杆紧跟工作面迎头,帮部底角锚杆距工作面迎头不超过3排,锚索距工作面迎头距离不大于3200mm。
工作面顶板不稳定、帮部片帮严重时,每刀截深400mm,两刀为一个循环,循环进度为800mm,大空顶距1200mm,小空顶距400mm。同时顶帮锚杆、锚索必须紧跟工作面迎头。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悬吊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坚硬岩层中锚杆的支护作用。但对于跨度较大的软岩隧道中,普氏拱高往往超过锚杆长度,悬吊作用难以解释锚杆支护获得成功的原因。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即使隧道上部没有稳固的岩层,锚杆也能发挥其作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悬吊理论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悬吊理论局限性,1952年德国Jacobio等在层状地层中提出了组合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没有稳固岩层提供悬吊支点的簿层状岩层中,可利用锚杆的拉力将层状地层组合起来形成组合梁结构进行支护,这就是所谓的锚杆组合梁作用。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锚杆支护作为岩土工程加固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其具有安全、低成本等优点,在国际岩土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1872年,英国北威尔士的煤矿加固工程中首采用钢筋加固页岩之后,1905年美国矿山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加固工程。到了20世纪40年代,锚杆支护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在国外得到了迅猛发展。锚杆是一种埋设于围岩中的受拉构件,它是用金属或其它高抗拉材料制作的杆状构件。它通过一些机械装置或粘结材料与围岩结合在一起。锚杆支护作为一种隧道支护手段,在技术、经济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越性,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的性质,基于这些优点锚杆在地下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地下工程中所使用的锚杆一般由锚固体(或称内锚头)、锚杆及垫板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