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SS监测站组成
包括流量计、SS/悬浮物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系统、RTU远程系统等组成。系统建设总体任务是对区域内的监测站进行流量、SS信息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信息中心接收处理和入库等建设。
流量、SS、雨量监测站组成
包括流量计、SS/悬浮物传感器、雨量计、太阳能供电系统、RTU远程系统等组成。系统建设总体任务是对区域内的监测站进行
海绵城市信息化监管
流量、SS监测站组成
包括流量计、SS/悬浮物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系统、RTU远程系统等组成。系统建设总体任务是对区域内的监测站进行流量、SS信息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信息中心接收处理和入库等建设。
流量、SS、雨量监测站组成
包括流量计、SS/悬浮物传感器、雨量计、太阳能供电系统、RTU远程系统等组成。系统建设总体任务是对区域内的监测站进行流量、悬浮物信息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信息中心接收处理和入库等建设。
雨量计
型号:XF-JD-05翻斗式雨量计
承雨口径:φ200.60mm
刃口锐角:40°~45 °
分 辨 力:0.5mm
准 确 度:≤±3%
雨强范围:0.01mm~4mm/min
发讯方式:双触点通断信号输出
环境温度:0~50℃
相对湿度:<95%(40℃)
特点:
采用了三维流线型设计,使翻斗翻水更加流畅,且容易清洗。
本仪器的系统误差能缩小至≤±1%的领1先水平,性能更稳定、更可靠,现场检定仪器误差的方法更简便。
金属铸造一体式支架,具有拆装重复性好、稳固性好的优点。
容量定位调节螺钉设计为“牙细螺纹”,翻斗容量调节更精细。
性能符合GB/T11832-2002《翻斗式雨量计》要求。
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是海绵城市的技术路线。海绵城市建设的方法即是从传统“快1排”模式转化为“渗、滞、蓄、净、用、排”的主要工程技术措施。
“渗”,减少硬质铺装、充分利用自然下垫面渗透作用,减少径流,涵养生态与环境,积存水资源。
“滞”,通过雨水滞留,以空间换时间,提高雨水滞渗的作用,同时也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峰现时间,既降低排水强度,又缓解了灾害风险。
“蓄”,降低峰值流量,调节时空分布,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
“净”,减少面源污染,降解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总氮(TN)、总磷(TP)等主要污染物,改善城市水环境。
“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和再生水,提高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
“排”,构建灰绿结合的蓄排体系,避免内涝等灾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海绵城市建设要着重处理好几个关系,即水质和水量的关系、分布与集中的关系、景观和功能的关系、生态和安全的关系、“绿色”与“灰色”的关系。
基于上述情况,2015年7月住建部下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办1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办城函[2015]635号文),提出从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和水安全四个方面考核海绵城市建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