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 应进行防洪评价, 编制防洪评价报告。2004 年 7 月, 水vfd利dv部以办建管[2004]109 号文印发实施《河道管理范围内建 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防洪评价是河道管理 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查的前置技术性论证。防洪 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是规范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标准。 防洪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规定》审查及有关法规、规 范
防洪评价资质

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 应进行防洪评价, 编制防洪评价报告。2004 年 7 月, 水vfd利dv部以办建管[2004]109 号文印发实施《河道管理范围内建 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防洪评价是河道管理 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查的前置技术性论证。防洪 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是规范防洪评价报告编制的标准。 防洪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规定》审查及有关法规、规 范、规程的要求, 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 (2)基本情况, (3)河道演变, (4)防洪评价计算, (5)防洪综合评价, (6)防治与补 救措施, (7)结论与建议。 (1)概述: 包括项目背景、评价依据、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2)基本情况: 包括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河 道基本情况、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水利规划及实施 安排等。(3)河道演变: 主要介绍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历史演变过程 与特点, 分析其近期河床的冲淤特性和河势变化情况, 明确河 床演变的主要特点、规律和原因, 对河道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

依据有关规范规定,防洪评价报告编制人员对工程建设地点进行实地勘察、调查,收集流域、区域和城市防洪及水利工程的相关资料,分析跨河桥梁桥型布置对河道、堤防管理、行洪、排涝、引水、航运交通、河势的影响,提出评价意见,并对建桥带来的防洪影响提出补救措施。根据有关规范提供的公式,分析计算各桥梁桥址处河道规划防洪标准,桥梁防洪标准下的设计洪峰流量及相应水位;分析计算建桥后桥梁壅水、桥下河槽和边滩的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情况;分析建桥后水位壅高和冲淤变化对现有河底及河道堤防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以便进一步分析、验证。

要注重防治补救措施的确定。防洪评价的作用终体现在防治补救措施中,评审对此的要求也越来越sd高zx。防治补救措施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具体工程特点和主要防洪影响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要有可操作性,不能泛泛而谈,要尽可能落实到施工和管理的细节层面,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要有理论依据和一定的数据支撑。 要注重防洪评价报告加强沟通和学习。要加强与水利局等行的联系与沟通,要加强向编制防洪评价报告经验比较丰富的单位学习,报告送审前,先请报告编制单位内部人员审查,严把质量关,同时,请水利相关进行预审。要注重把握工作进度。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与业主沟通,遇到影响报告编制进度的问题要多与相关单位联系,要提请业主适时组织召开由水利、交通、设 计、勘测等单位共同参加的协调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