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产生淬火裂纹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模具原材料的内在质量,改进锻造和球化退火工艺,消除网状、带状、链状碳化物,改善球化组织的均匀性。在机械加工后或冷塑变形后的模具应进行去应力退火(>600℃)后再进行加热淬火。对形状复杂的模具应采用石棉堵塞螺纹孔,包扎危险截面和薄壁处,并采用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返修或翻新模具时需进行退火或高温回火。在淬火加热时应采
消失模模具价格
模具产生淬火裂纹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模具原材料的内在质量,改进锻造和球化退火工艺,消除网状、带状、链状碳化物,改善球化组织的均匀性。在机械加工后或冷塑变形后的模具应进行去应力退火(>600℃)后再进行加热淬火。对形状复杂的模具应采用石棉堵塞螺纹孔,包扎危险截面和薄壁处,并采用分级淬火或等温淬火。
返修或翻新模具时需进行退火或高温回火。在淬火加热时应采取预热,冷却时采取预冷措施,并选择合适淬火介质。应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时间,防止模具过热和过烧。
模具淬火后应及时回火,保温时间要充分,高合金复杂模具应回火2-3次。选择正确的磨削工艺和合适的砂轮。改进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并进行去应力回火。
模具的凹痕是怎样产生的?
1、在生产制品过程中,凹痕是不良现象中发生频率蕞高的,注入
模具的塑料在冷却时发生体积收缩,早冷却部分即表面首先硬化,内部就会产生气泡,所谓凹痕,就是冷却慢的部分在气泡收缩的方向产生了显眼的凹面。
2、收缩性大的材料也容易产生凹痕。当要改变成型条件来消除凹痕时,应该把设定条件往收缩小的方向设定。即模温、料筒温度降低,射出压力提高,但是应该注意由此可能会引起残余内应力。
3、因为凹痕以不显眼为好,所以,如果不影响外观的时候,有故意在模具上加工成腐蚀的模样,例如纹状、粒状等。还有,如果成型材料是HIPS时,用降低模温来降低光洁度也有效果。但是这些方法一旦有凹痕发生,想修理磨光制品就有困难。
模具硬模和软模的定义:
1、模具硬度:软模、硬模
1)软模:模具钢材已预硬,无需淬火处理,但硬度较低,HB在400以下,生产寿命在50万次以内,应用广泛。
2)硬模:模具钢材经退火处理,加工分两次粗加工与精加工,粗加工后再进行淬火处理,硬度在HRC48°以上,粗加工后要保留0.2左右的加工余量,因淬火处理后,工件会变形,以防精加工达不到工件要求。生产寿命在50~100万次以上,小型模具应用蕞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