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保护管埋设3
1)电缆在过铁路、公路等交叉处,穿过建筑物外墙至屏或箱处,均应事先埋设电缆保护管,然后电缆穿在管内,均以“10米”为单位套定额。
2)电缆保护管长度,除按设计规定长度计算wai,遇有下列情况,应按以下规定增加保护管长度:
横穿道路,按路基宽度两端各加2米;
垂直敷设管口距地面加2.5米;
穿过建筑物外墙,按基础外缘加1米;
穿过排水沟,按沟
价格
电缆保护管埋设3
1)电缆在过铁路、公路等交叉处,穿过建筑物外墙至屏或箱处,均应事先埋设电缆保护管,然后电缆穿在管内,均以“10米”为单位套定额。
2)电缆保护管长度,除按设计规定长度计算wai,遇有下列情况,应按以下规定增加保护管长度:
横穿道路,按路基宽度两端各加2米;
垂直敷设管口距地面加2.5米;
穿过建筑物外墙,按基础外缘加1米;
穿过排水沟,按沟壁外缘加0.5米。
3)电缆保护管埋地敷设时,其土方量的计算,如施工图有注明的,按施工图规定计算,施工图没有规定时,则沟深按0.9米,沟宽按导管两侧边缘各加0.3米工作面计算。
4)钢管敷设Φ100以下的套用第十章的钢管敷设相应定额子目。
5)保护管的管径大小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没有规定时,可按电缆的外径乘以1.5倍。管端需要封闭时,应另行计算工料。
2.构件制作质量控制
钢结构工程的施工通常要经过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两个阶段。
钢结构一般制作工艺流程分为:放样→下料→拼板→切割→组立→埋弧焊接→钻孔→组装→矫正成型→铆工零配件下料→制作组装→焊接和焊接检验→防锈处理、涂装、编号→构件验收出厂。
在钢结构制作中,应根据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抓住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如控制关键零件的加工,主要构件的工艺、措施,所采用的加工设备、工艺装备等。
3.焊接工程质量控制
(1)钢结构施焊前,对焊条的合格证要进行检查,按说明书要求使用,焊工必须持证上岗证。
(2)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一、二级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弧坑裂纹,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满焊等缺陷,一、二级焊缝按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在规定的焊缝及部位要检查焊工的钢印。
(3)不合格的焊缝不得擅自处理,定出修改工艺后再处理,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宜超过2次。
防治办法:
①用电动角磨机除锈后,应用干棉纱或干布将落在钢管上的锈尘擦干净后再涂刷防锈漆;
②无缝钢管应在涂刷防锈漆后再进行下一步安装;
③镀锌钢管攻制螺纹后,应放置室内干燥通风处,杜绝露天放置已避免雨淋后生锈;
④钢管镀锌层已破坏,丝扣连接拧紧后的外露螺纹应及时涂刷防锈漆防止造成锈蚀。
⑤角钢管卡应在安装前涂刷两遍防锈漆后再行安装;
⑥一般规定面漆应涂刷两遍,第二遍涂刷时,应将漏刷处补刷上
2.2 引入管通病: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坡向室内,出现倒坡现象。
输送湿燃气的引入管应坡向室外,其坡度宜大于或等于0.01,必须用水平尺检测。
3.4.1 外观检查
焊缝焊完后,及时清除焊缝表面的焊渣和飞溅,按照相应规范仔细检查表面质量。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3.4.2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人员均由取得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相应资格的人员承担。
(1)X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
X射线探伤验收标准按现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执行,Ⅱ级为合格;
超声波探伤验收标准按现行《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执行,I级为合格。
(2)探伤比例
全部焊缝均进行的X射线探伤和超声波探伤。
3.4.3 焊缝修补与返修
(1)经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缝,通知焊工及时修补;
(2)经无损探伤检查不合格的焊缝应进行及时返修,返修后必须重新检验。返修不得超过两次,如超过两次要割除重焊;
(3)返修工艺程序
由技术人员根据无损探伤报告制订返修工艺;
由无损探伤人员配合确定缺陷位置;
由质检人员zhi定焊工对其进行返修,并监督返修过程;
用砂轮机清除焊接缺陷,采用制订的返修工艺施焊;
返修后将表面清理干净,注上焊工标志,经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无损探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