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迪卡尔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显微镜放大倍数和分辨率显微镜放大倍数和分辨率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透镜质量、机械装配质量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以影响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但即便透镜和机械装置做得再,终显微镜放大倍数和分辨率也不是无限的,终受到入射光源波长限制。
这是因为人观察事物完全依赖光,也就是说物体必须发出光或者得到光的照射,人眼才能够看到,不管是
偏光显微镜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迪卡尔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显微镜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显微镜放大倍数和分辨率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透镜质量、机械装配质量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以影响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但即便透镜和机械装置做得再,终显微镜放大倍数和分辨率也不是无限的,终受到入射光源波长限制。
这是因为人观察事物完全依赖光,也就是说物体必须发出光或者得到光的照射,人眼才能够看到,不管是光学显微镜还是电子显微镜,都必须有一个光源入射,被观测物体才能够被“看到”。当被观测物体小于入射波段的一半时,就不会被观测到。

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的再认识
对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的再认识显微镜的有效放大倍数(M)与物镜数值孔径(NA)的关系可以表示为:550NA<M<1100NA>,长期以来,显微镜使用者一直遵循这一关系式。但是,VanderVoort在其所著《金相学——原理与实践》一书中指出,上式是在用理想的眼睛观察具有理想反差物象的条件下推导出的,因此不要当做教条来遵循。实际上,分辨率不仅与物镜的分辨率有关,而且还与物象的反差有关。此外,照明条件、放大倍数、物镜质量,以及观察条件都会影响物象的反差,因而也会影响分辨率。他指出,为了获得分辨率,有效放大倍数应当是条件下的4倍左右,即M≈2200NA;同时,使用4000×或更高放大倍数的显微照片也是完全合理的。

数字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数字金相显微镜是生活常见的的工具,但不是每家每户家里都有的,所以操作流程不是每个人都会。为了避免重大人身事故,在数字金相显微镜安装、使用切割机前,请认真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遵守数字金相显微镜上的警示符和警告语内容。并按照以下方法使用。
(1)被测试样的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杂物、凹坑及明显的加工痕迹。试样应稳定地放在载物台上。
(2)接通电源,显微镜后部光源灯亮。取物台上的物镜保护盖,将试样放在载物台上。
(3)调整双目镜的宽度,使双眼能看到同一视场。转动显微镜右侧与载物台相连的手柄,将试样移动到视场下,转动粗调旋钮。
(4)转动显微镜底座右侧的标有LAMP的旋钮,调整光源到适宜亮度。
(5)如要用不同放大倍数进行观察,可转动换镜旋座到所需要的放大倍数。
(6)如要对试样组织尺寸进行测量,可通过左侧目镜的目镜测微尺进行长度测量。可通过旋转目镜调整测微尺方向,如果无法转动目镜,可稍微拔出目镜少许,再进行旋转。
(7)如要对试样组织拍照,可通过数字金相显微镜上与电脑相连的130万象素的数字摄像头进行拍摄取像。所使用的软件为UPOV2.0图像分析软件。

金相显微镜在光学研究并定性和定量描述
金相显微镜主要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机械系统、附件装置(包括摄影或其它如显微硬度等装置)组成。根据金属样品表面上不同组织组成物的光反射特征,用显微镜在可见光范围内对这些组织组成物进行光学研究并定性和定量描述。它可显示500~0.2m尺度内的金属组织特征。早在1841年,俄国人(п。п。Ансов) 就在放大镜下研究了大剑上的花纹。至1863年,英国人(H.C.Sorby)把岩相学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抛光和腐刻等技术移植到钢铁研究,发展了金相技术,后来还拍出一批低放大倍数的和其他组织的金相照片。索比和他的同代人德国人(A.Martens)及法国人(F. Osmond)的科学实践,为现代光学金相显微术奠定了基础。至20世纪初,光学金相显微术日臻完善,并普遍推广使用于金属和合金的微观分析,迄今仍然是金属学领域中的一项基本技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