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中的热轧和冷轧有什么区别?
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 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 即难保温度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便宜的加工法, 在常温下轧钢, 即把热轧材再冷轧, 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当然冷轧又带来新的好处, 如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 但不宜焊, 至少焊
建筑钢结构设计
钢结构设计中的热轧和冷轧有什么区别?
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 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 即难保温度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便宜的加工法, 在常温下轧钢, 即把热轧材再冷轧, 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当然冷轧又带来新的好处, 如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 但不宜焊, 至少焊处加工硬化被消除, 高强度也无了, 回到其热轧材的强度了,冷弯型钢可用热扎材, 如钢管,也可用冷扎材,冷扎材还是热轧材,2MM厚是一个判据, 热轧材薄2MM厚,冷扎材厚3MM。首先在考虑此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规范中规定“本条所指的活荷载仅指屋面施工及检修时的人员荷载”同时此条表述与旧版规程类似。
振远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领域包括框架办公楼、冷库、工业厂房、农村家居等建筑形式,我们热诚欢迎各地客商来电咨询、期待合作,共创!

钢结构设计时,为何次梁一般设计成与主梁铰接?
如果次梁与主梁刚接,主梁同一位置两侧都有同荷载的次梁还好,没有的话次梁端弯矩对于主梁来说平面外受扭,还要计算抗扭,牵扯到抗扭刚度,扇性惯性矩等。另外刚接要增加施工工作量,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大增加.得不偿失,一般没必要次梁不作成刚接。

和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自身重量轻,工厂制作精度高,现场安装方便。加固改造方便,且拆卸后可回炉冶炼,基本没有难以处理的垃圾,因此目前运用越来越广。但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重量轻,则截面单薄,稳定的问题就势必很突出;安装方便,则对连接节点和工厂制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坡顶门式刚架,抵抗竖向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取决于屋面坡度,坡度越大蒙皮效应越显著。同样的矛盾反映到设计也是如此,要做好钢结构设计,必须对钢结构的材料,制作,安装有了解。

按照《钢结构设计手册》檩条计算例题相关条件采用STS简支檩条工具箱进行檩条验算,发现工具箱结果在内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与手册结果有很大差别,是什么原因?=0的应力循环,应力幅准则完全适用,因为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的构件疲劳强度相差不大。《钢结构设计手册》例题中采用的是[10的槽钢截面,槽钢截面对于y轴是不对称的,因此其相对于y轴抵抗矩W左,W右是不同的,考虑强度应力时,相对于y轴,一侧受压,一侧受拉,两者都需要考虑,终强度应力控制值,应取二者较大值考虑,《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