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心磨床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图式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初期无心磨床是单砂轮型的,以砂轮端面或圆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连续接触依靠挡件器、导片和弹簧保证。直到1915年才开始有了托板与导轮。导轮和托板的出现,使无心磨床的机床设计和磨削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无心磨床发展已经走过了从完全依赖系统供应商到自己初步具有一般开发能力的过程,但数控系统的应用尚在提高机械传动链性能、
mk10120数控无心磨床专机
在无心磨床的发展过程中,其工作图式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初期无心磨床是单砂轮型的,以砂轮端面或圆周磨削,工件的支承和连续接触依靠挡件器、导片和弹簧保证。直到1915年才开始有了托板与导轮。导轮和托板的出现,使无心磨床的机床设计和磨削工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无心磨床发展已经走过了从完全依赖系统供应商到自己初步具有一般开发能力的过程,但数控系统的应用尚在提高机械传动链性能、替代机械手轮、简单加工循环阶段,与水平相比,还有着许多差距,在机床的精度、自动化功能、加工效率、可靠性等方面都有许多需要提高、突破的问题,有待解决。
因为轴承套圈的磨削表面就是定位基础,套圈磨削表面的原始误差及磨削后的误差都会反应定位误差,从而影响到套圈正在磨削部分的形状尺寸,进而反应为定位误差,从而影响到套圈正在磨削部分的形状尺寸,进而反映为加工误差。再加上套圈运动时由砂轮、导轮和托板联合控制的,并以导轮的控制为主,套圈运动的稳定性,不仅取决于机床运动传动链,而且还与套圈、导轮和托板的实际情况。比如形状、重量、导轮和托板的材料、表面状态等等有关。
用此方法主要磨削锥形工件,有些工件可结 合通过进给法与定位进给法进行磨削。 砂轮、导轮一者或二者须修整为所需锥形 。砂轮、导轮、托板间安装大体上与通过进给法装置相类似的固定装置。从进料口将工件推入砂轮与导轮之间,至固定的末端碰头为止。
用此方法主要磨削直圆筒状的工件。磨削作业中砂轮、 导轮、托板的位置均被固定,经导轮轴向输入作用,工件连续送入砂轮磨削。此种方法为方便作业可装配v型槽与导板或自动送料装置,这样可连续作业,提高工作效率。
这是把工件通进两个砂轮而施行磨削的方法,这时把调整轮弄成倾斜来利用其周速的分速度,同时为了把工件导至正确的磨削位置,在支持刀板前后放置四个引导板,由于调整轮的倾斜为使工件和它成线接触,应留意调整轮修正,如果只倾斜調整轮时工件和它的接触只能在一点 ,所以必须把它修正或鼓腰狀,并且隨着它的倾斜度倾置调整轮修正装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