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增加有机质含量,从而起到改良土壤,降低土壤板结状况,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土壤土质疏松,便于作物生长的效果。
减少病虫害,多种有益微生物菌,通过高温发酵,可使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提高作物抗病抗逆性,可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促进作物稳定生长。
增加产量生态四维肥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
鹏程精致有机肥价格
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增加有机质含量,从而起到改良土壤,降低土壤板结状况,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土壤土质疏松,便于作物生长的效果。
减少病虫害,多种有益微生物菌,通过高温发酵,可使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率降低。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提高作物抗病抗逆性,可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促进作物稳定生长。
增加产量生态四维肥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菌,可以促进作物对营养的均匀、持久、充分的吸收,从而增加作物产量。
改善作物,降低作物药、重金属残留的作用,使农作物佳、外观好,产量高。
有机肥料是指以有机物为主的自然肥料,多是人和动物的粪便以及动植物残体,一般分为农家肥、绿肥、和腐殖酸三类。
新型肥料指具有一定肥料功能和一定增产作用,由肥料生产企业研制生产,符合行业或企业标准,含有机、无机、微生物菌剂或兼有上述成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加工处理的新品种肥料。堆制中使养分化学组成改变,碳氮比值降低,能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矿质营养成分增多,并形成腐殖质。新型肥料可有效改善传统肥料利用率低、过量施用等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正确施用可提高肥料利用率,达到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的目的,是发展有效、绿色、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要求。
农民积制和使用有机肥料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在农业生产的漫长历史中,一直靠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生产粮食,养育了我们民族的祖祖辈辈,可见有机肥料在当时农业生产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新成立以后,化肥工业得到发展,化肥使用逐年增加。含硫肥料主要用于调整土壤的碱性和盐性(土壤含过多的氯化钠和碳酸盐)。在50~60年代,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仍起主导地位,肥料施用上仍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为辅。1965年,有机肥占肥料投入总量的80.7%。70年代,化肥发展很快,从1971~1980年的10年间,产量由299.4万吨(养分),增加到1232.1万吨。有机肥料的比重下降,占肥料总投入量的66.4%。1987年化肥总产量达1612.2万吨,平均亩施化肥达27.8公斤。化肥在总肥料投入量的比重大大增加,特别是氮素养分比重超过有机肥,但有机肥在磷、钾养分供应上仍占主要地位。

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作用有机肥料含有植物所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各种微量元素、糖类和脂肪。据分析,猪粪中含有全氮2.91%、全磷1.33%、全钾1.0%,有机质77%。畜禽粪便中含硼21.7~24毫克/公斤,锌29~290毫克/公斤,锰143~261毫克/公斤,钼3.0~4.2毫克/公斤,有效铁29~290毫克/公斤。化肥历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高达40%。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和山东莱阳农学院进行的长期定位试验,9年18季作物的产量统计结果(表3-3)。从表3-3中可以看出,单施氮素化肥(N1和N2)、单施有机肥处理(M1和M2)和有机无机肥料配合处理(M1N1、M1N2、M2N1、M2N2),都能有效地增加小麦、玉米的产量,而且产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其中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处理,作物产量均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单施有机肥,9年平均年产量比对照增产54.7%~107.7%,而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9年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130.8%~153.3%。说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以氮素计算,有机肥氮与无机肥氮比以1∶1~2为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