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反季节的大棚蔬果,觉得口感不好,撇撇嘴嫌弃一下可以,但是不好吃就不吃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反季节蔬果的重大意义不是好吃,而是可以在原本只能吃土豆白菜的季节,实现更好的平衡的饮食摄入。
对于反季节蔬菜,更合理的态度是:如果有丰富的“应季”蔬菜水果供应,那么可以优先选择应季蔬果而不是“大棚反季节蔬果”,毕竟后者在口味和营养上都有一定的损失;
所谓多重因素调整
有机蔬菜批发配送公司
拿到反季节的大棚蔬果,觉得口感不好,撇撇嘴嫌弃一下可以,但是不好吃就不吃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反季节蔬果的重大意义不是好吃,而是可以在原本只能吃土豆白菜的季节,实现更好的平衡的饮食摄入。
对于反季节蔬菜,更合理的态度是:如果有丰富的“应季”蔬菜水果供应,那么可以优先选择应季蔬果而不是“大棚反季节蔬果”,毕竟后者在口味和营养上都有一定的损失;

所谓多重因素调整,是说消除了年龄、性别、调查中心、受访者城乡居住位置、能量摄入、是否吸烟、体力活动量、教育水平的差异,甚至还消除了吃白肉、红肉、面包、谷物等其它食物数量差异的影响。这样就能尽量凸显出来一种因素的独立作用。
干嘛要把水果蔬菜和豆子合并分析呢?单独分析不好么?此前的研究也证实,在每天0~400克的果蔬总量范围中,随着吃果蔬的数量增大,其健康效益也直线提升。
水果和蔬菜合并还能理解,豆子和蔬菜,也未免差得太远了吧?
因为它们都是膳食纤维的来源,都是钾、镁元素的来源,也都是去氧化物质的来源,还是多种维生素的来源,健康效果方面有一定相互取代的效果,所以合并在一起进行分析了。

把三类食物分开分析发现:
——即便经过多重因素调整,每天1-2份水果(125~250克)能降低总死去风险21%,降低非心脑血管疾病死去风险22%。再增加数量时,并没有更好的效果。
——豆类也一样,即便经过多重因素调整,每天1-3份豆子(熟豆150~450克)能降低总死去风险20%,降低非心脑血管疾病死去风险22%,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去风险16%。再增加数量时,并没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