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一体化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控制器通过DI(数字量输入)、DO(数字量输出)、AI(模拟量输入)、AO(模拟量输出)接口,连
钢制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一体化
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控制器通过DI(数字量输入)、DO(数字量输出)、AI(模拟量输入)、AO(模拟量输出)接口,连接相关的各个传感器、执行器。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综合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现,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着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
面对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适时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文件:在36个大中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数据层:在数据层,将视频、监测数据、报警信号、设备信息、地理信息等进行结构化融合,将共性资源进行关联,实现对综合管廊所有业务系统监控数据的汇总,同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存储。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新建道路、城市新区和各类园区地下管网应按照综合管廊模式进行开发建设。
综合管廊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用户现状和需求分析,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平台依据以下原则设计:
(1)可靠性
系统应确保管廊数据获取、融合、传输等过程的可靠性。其中,感知数据是管廊各项应用的基础和判别依据,可靠的数据获取、融合和传输是保证管廊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
(2)可扩展性
系统应能够动态调节,为不同网络应用提供可扩展性,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可扩展、服务内容可扩展等。
网络的灵活拓展为满足不同时期开发的管廊之线的接入,留有设计空间和标准化的接口方式;服务内容可扩展为满足服务方不同需求,为后期可能接入的远程抄表、路灯智能管理等系统留有开放性的网络接口。
(3)开放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的软、硬件采用模块化、组态化设计,可以方便地进行容量的扩充和功能的维护升级。同时,系统建设基于Web、C/S结构,软件设置开放性网络接口,可实现将监测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和各级主管部门、单位。
(4)安全性
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的安全标准要特别保护用户的信息隐私,为各、单位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应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