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模块的特点:
提供RS232/485/TTL三种接口方式。已工作的云台一般不希看重新布置,这时就需要无线模块能适应这样的现状,而目前云台的接口方式一般为RS232或485,或者是两者都支持,所以无线模块可以很好的适应云台的接口方式,无需改动云台的硬件即可工作。
智能数据控制,用户无需编制多余的程序。较大限度保证大多数串口操纵代码的复用性。对于监控系统的软件而言,
电台模块
无线模块的特点:
提供RS232/485/TTL三种接口方式。已工作的云台一般不希看重新布置,这时就需要无线模块能适应这样的现状,而目前云台的接口方式一般为RS232或485,或者是两者都支持,所以无线模块可以很好的适应云台的接口方式,无需改动云台的硬件即可工作。
智能数据控制,用户无需编制多余的程序。较大限度保证大多数串口操纵代码的复用性。对于监控系统的软件而言,使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和原先的有线传输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只需在硬件上增加无线模块,同时往掉所有的有线线路和设备即可,而且操纵也很简单,大体上只是将无线模块接进上位机和下位机即可。
模块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官fang的解释是软件上的模块是指能够单独命名并独立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语句的集合(即程序代码和数据结构的集合体);硬件上的模块是指由多个具有基础功能的组件组成的具有完整功能的系统。满足以上条件的都能称作模块,我们通常会根据功能的不同将模块划分为通信模块、定位模块、感光模块等,物联网提及的通信模块通常是指无线模块。
无线模块体积和传输距离有多大关系
无线收发模块体积真的是越小越好么
模块的体积并不是越小越好,一味的追求小体积并不明智,因为有的模块体积非常小,但是它的功率和传输距离却达不到项目的要求。一般来说,体积越小,功率也会相对比较小,从而传输距离就没那么远,消费者要结合实际项目应用中需要达到的传输距离。如果传输距离、功率等都符合的情况下,而且体积越小越好。价格会越高,可见CPU的纳米级别。
建设工程周期短
当要把相距数公里到数十公里距离的远程站点相互连接通讯的时候,采用有线的方式,必须架设长距离的电缆或者挖掘漫长的电缆沟,这个工程周期可能就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而用数传模块建立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只需要架设适当高度的天线,工程周期只需要几天或者几周就可以,相比之下,无线的方式可以迅速组建起通信链路,工程周期大大缩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