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园林灌溉有哪些节水小妙招?
1.在干旱地区种植果树,注意选植抗旱、耐旱的树种。
2.合理深耕。深耕可以加深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有资料表明,深耕后土壤容重减少0.1~0.2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增加3~8%,非毛管孔隙增加4~8%,田间持水量增加3~4%。
3.增施有机肥料,改良
施肥一体机
湖北园林灌溉有哪些节水小妙招?
1.在干旱地区种植果树,注意选植抗旱、耐旱的树种。
2.合理深耕。深耕可以加深活土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有资料表明,深耕后土壤容重减少0.1~0.2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增加3~8%,非毛管孔隙增加4~8%,田间持水量增加3~4%。
3.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4.推广地面覆盖(如覆膜、覆草、覆盖作物秸杆等)技术,减少田间水分蒸发。
5.推广灌溉新技术。(1)管灌。利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浇地灵活、浇水均匀、受土地不平影响较小等特点,还可以长畦短浇、宽畦窄浇,一般每次量可比土渠垄沟灌减少用水20~30%。(2)喷灌。喷灌是水流通过管道、喷头等机械设备,把有压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到地面,达到补充土壤水分的目的。喷灌可以按照果树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点,随时调整灌溉定额,使土壤水分经常保持在适合果树生长的范围内,且不产面径流和地下渗漏,一般可比渠道送水方法节水50%左右。(3)滴灌。滴灌是把水源水通过管道系统输送到末级管道(毛管),再通过毛管上的滴头等器将水均匀而缓慢地滴入果树附近的土壤中

湖北园林灌溉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制定了园林灌溉的定额,如北京有了自己的园林用水定额。北京市对市政园林草坪灌溉制定了一个灌溉标准《草坪节水灌溉技术规定》DB11/T349—2006,提出各个气候水平年的灌溉定额。地方定额的数据采用年为单位,将一年分成几个时期,每个阶段(季节)给出不同的指标性的定额。《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1.4指出当无相关资料时,小区绿化浇灌用水定额可按浇灌面积:(1.0~3.0)L/m2·d即,1.0~3.0mm/d计算,干旱地区可酌情增加。
目前的定额没有具体量化,也就是说操作粗放。不是说,按年度来给出的定额,没有多少意义的。要到每一亩地,每一次需要给出的定额这才是相对可以操作的定额。现行的定额对于一块园林灌溉区域事先确认今后的种植计划,是无法确定灌溉用水量。对于每天灌溉一次的精准控制灌溉,原来的规定更加无法操作。急需建立园林用水定额,进行灌溉用水量定额管理。
许多缺水城市已经有了初步的灌溉用水量定额,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落实到每一块地块上。通过经济或技术手段实现园林灌溉的节约用水定额管理。

目前,小麦灌溉主要有四种方式:
1、地面灌溉:麦田畦灌是我国劳动人民精耕细作创造的灌溉方法。一般畦长30-50米,畦宽2-3米入畦单宽流量3-6L为宜。
2、喷灌:比地面灌溉节水20-40%,且不破坏土壤结构,适用范围广。
3、滴灌:优点是节水、节能。用于小麦种植灌溉的不多。
4、地下管道输水与管道灌溉:输水速度快、减少蒸发、降低成本、省地、省劳力。
节水灌溉
所谓小麦节水灌溉是指麦田中以较少的灌1水量获得较高的增产和经济效益。它包括:一是防止大水漫灌:二是限额灌1水。
管道水压试验
一般规定
1. 施工安装期间应对管道进行分段水压试验,施工安装结束后,应进行管网水压试验。试验结束后,均应编写水压报告。对于较小的工程可不做分段水压试验。
2. 水压试验应选用0.35或0.4级标准压力表。被测管网应设调压装置。
3. 水压试验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⑴检查整个管网的设备状况;阀门起闭应灵活,开度应符合要求;排、进气装置应通畅。 ⑵检查地埋管道填土定位情况,管道应固定,接头处应显露并能观察清楚渗水情况。 ⑶水冲洗管道及附件:按设计管道设计流量连续进行冲洗,直到出水口水的颜色与透明度和进口处目测一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