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当次性使用注输器处理方法的看法 1.1使消毒类药械的消耗急剧增加 注射针、输液器重复使用时,护士在操作完之后,注射针的处理一般是将针头取下,带血的注射针用清水冲洗净血渍;输液器的处理是将输液管路中的液体沥净,然后集中交由消毒供应室进行处理。而使用了一次性注输器后,除进行上述操作外,还要经过科和供应室的两次浸泡消毒,使消毒类药械的消耗急剧增加。另外,大量废
针管定做加工企业
1对当次性使用注输器处理方法的看法 1.1使消毒类药械的消耗急剧增加 注射针、输液器重复使用时,护士在操作完之后,注射针的处理一般是将针头取下,带血的注射针用清水冲洗净血渍;输液器的处理是将输液管路中的液体沥净,然后集中交由消毒供应室进行处理。而使用了一次性注输器后,除进行上述操作外,还要经过科和供应室的两次浸泡消毒,使消毒类药械的消耗急剧增加。另外,大量废弃的消毒残液的排出也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负担。
1.2增加了污染、减少了废物资源的利用 一次性使用注输器随其用途不同,其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除抽血及其他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的注输针污染程度较重外,大部分注输器内盛无菌药液,外由工作人员接触,除针头部分外,其污染程度极轻,不可能成为培养致病菌的温床和疾病的感然源。如果不经分类,混合浸泡,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消毒的浓度、配制的时间等的影响下难免会增加污染的机会。另外,一次性使用注输器的材料一般为上好的硅胶和塑料等,为可更新的资源,还有许多医院把焚烧作为其无害化处理的方法,一是浪费了大量可再生的废物资源,二是焚烧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焚烧不完全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及人类的危害极大。因此,对此类废物焚烧处理可以说使“无害”变“有害”。
1.3使卫生成本提高,临床护士工作量增加
一次性使用注输针的使用和不恰当的处理方法使卫生成本相应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同时,使用了一次性注输针后,临床护士除进行简单处理外,还需将输液器剪成3段,与注射针一起进行浸泡消毒,由此增加了许多相应的工作。
材质:304、316、316L、321、310S等
公司主要产品:
1、针管类:侧孔针、斜口针、平口针、双孔针、多孔针、异型针、根肥加注针、点胶针、红酒开瓶气针、兽用针
2、直管类:珠宝打孔针、自动铅笔金属笔芯、打火机气管、墨粉填充管、汽车积碳清洗管、空调液添加管、球类充气管、天线管,手提,电脑天线,天线
3、异型管:扩口管、缩口管、套管、弯管、弹簧管、感温器导温管,传感器用管,温度计管,温控器
皮内针介绍
一、皮内针,针具名。供皮下埋置 留针的小型针具。有颗粒式和揿钉式二种。颗粒式皮内针尾端如麦粒,针身长有5分、1寸两种,粗细如毫针;揿钉式皮内针尾部绕成圆形,状如图钉,身长1-2分。使用时将针横刺入皮下(揿针则垂直按入),若无不适,且不刺痛或影响肢体活动时,即可用胶布固定。埋针时间应据情而定。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较长时间留针的疼痛性疾病。参见 皮内针疗法条。
二、皮内针(皮下埋针),针次法的一种。其方法是用长约一寸左右消毒短 毫针或 揿针;倾斜刺(横刺)入皮下(针柄外露)后,再以胶布固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响患者肢体活动的条件下将针在皮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於慢性或疼痛性疾病,经过临床试验,效果相当的不错。
是以小型针具固定于皮内或皮下,进行长时间埋藏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
留置针留设時间为什么会出现区别?
实际上,影响留设時间的缘故有很多,你能融合详细情况深入分析,就好多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来开展表述,要是患者可以听搞清楚就可以。
先看来留设位置:张阿姨打在手臂,马大姐打在上臂,2个位置活动力是不一样的。伴随着身体主题活动及牵张反射,留置针塑料软管会对静脉血管导致刺激性,进而产生静脉、打点滴渗漏/外渗等状况。相对来说,打在上臂位置的留置针就比打在手臂位置的要更强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