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益,近年来,河北省魏县、广平县试验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效益简介如下:
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
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
杏鲍菇烘干机厂家
食用菌栽培模式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益,近年来,河北省魏县、广平县试验了“一棚三茬”食用菌栽培模式,取得成功,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能够资源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效益简介如下:
茬:平菇、姬菇或白灵菇
以姬菇为例:7月中旬至8月底完成制种,9月上旬即可接种栽培,10月初出菇,采菇期可延续到第二年的3月底,其间共出四潮菇。一个200平方米的普通菇棚,可投料1万公斤,产鲜菇1.25万公斤左右,每公斤按1.8元计算,产值达2.2万元左右,除去7000元料钱,毛收入1.5万元。
第二茬:鸡腿菇
8月至10月底完成制种。保存至第二年4月份。4月上旬,待上茬平菇或姬菇采收完后,将废料运至棚外暴晒2-3天,粉碎,然后把废料与新料按4:6的比例混合,装袋接种。200平方米的菇棚可利用茬废料1400公斤,节约开支1400元。发菌约需一个月时间。5月上旬菌丝发好后即可脱袋、覆土。5月中下旬开始采菇,6月底结束。其间可出三潮菇,200平方米的菇棚可覆料3500公斤,产鲜菇3000公斤,每公斤按3.4元计算,产值达1万元以上,除去3000元料钱,毛收入7000元。
第三茬:草菇
4月初至5月底完成制种,7月初开始种植草菇。原料可采用60%的麦秸加40%的菌糠,掺入适量的过磷酸钙。200平方米菇棚可利用第二茬废料1250公斤,节约开支1200元。原料配好后,铺于棚内畦间,厚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然后接种。约10天后出菇,本茬可收2潮菇。一般每平方米可出菇6-7.5公斤,每公斤按4元计算,200平方米产值达5000元左右。
三茬总计可产鲜菇1.65万公斤,总产值可达3.7万元,除去建设200平方米菇棚投资1000元,用料投资1万元后,全年可实现毛收入2.6万元。
香菇生长习性
我国是香菇栽培的发源地,总产量居世界前列,在我国香菇的主要产地是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香菇菌丝体无色透明、绒毛状,具有横膈的分枝,菌丝体呈蛛网,成熟后形成黑褐色菌膜;香菇子实体群生或丛生,菌盖呈圆形,幼时呈半圆状, 边缘微内卷,后平展,菌肉肥厚,味道鲜美,菌柄呈圆柱状,下面由小编来介绍一下香菇袋栽方法:一、香菇的生长习性;
1、温度;香菇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22至27℃,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在25℃左,温度10℃或高于30℃以上时,不利于菌丝体生长;香菇菌丝体对低温的忍耐性较强,在零下50℃的环境下两个月左右也不会;子实体发育的温度范围在5至25℃,品种不同子实体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故引种栽培时必须要注意;
3、空气;香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充足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菌丝生长阶段空气不流通,氧气不足,菌丝易衰老,甚至,此时还[易遭受杂菌污染;子实体发育前期缺氧,易造成原基不能分化,菇蕾易畸形;子实体形成后期缺氧,菌褶难以形成。
4、光线;香菇和其他食用菌一样,直射阳光对菌丝和出菇都不利,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光线对香菇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光照使菌丝体生长微弱,色素加重,因此,菌丝体生长阶段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适当的光照,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菌丝体不能扭结形成子实体,香菇原基分化,适宜的光照是100勒克斯,子实体发育阶段适宜光照为300至800勒克斯,阳光可促进子实体的形成,红光与黑暗都不子实体发育。
香菇种植培养料
香菇种植培养料;香菇主要用木屑做培养料,木屑中加15%至20%的麸皮,碳氮比合适,菌棒质地紧密,后期侵泡不易松散,一般应选阔叶树种,以硬质的壳斗科和桦木科的木料,此外,棉籽壳、稻草、玉米芯儿、花生壳均可作为秋季栽培香菇的原料,下面来介绍几种香菇培养料的配制方法:
1、常用的木屑配方有:木屑78%、麸皮20%、石膏1%、过磷酸钙1%,或木屑78%、麸皮20%、尿素、碳酸氢二钾各0.5%、石膏1%,或木屑63%,棉籽壳20%,麸皮15%,石膏、过磷酸钙各1%等;
2、常用的棉籽壳配方有:棉籽壳98%、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或棉籽壳44%、木屑44%、麸皮10%、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或棉籽壳93.5%、麸皮5%、石膏1%、碳酸氢二钾0.5%等;
3、常用的花生壳配方(使用前要先晒干粉碎):花生壳83.5%,麸皮15%、石膏1%、碳酸二氢钾0.5%,或花生壳40%、木屑38%、米糠15%、玉米粉5%、石膏和过磷酸钙各1%,或花生壳45%、棉籽壳44%、麸皮10%、石膏和碳酸二氢钾各0.5%等;
食用菌机械化现状
随着食用菌需求量激增,工厂化生产逐渐成为食用菌生产的重要模式,并进一步带动了食用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食用菌机械制造业正处于黄金时期,也必定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2016 年,支持浙江、湖南、福建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
食用菌生产工艺从大的方面看有袋装和瓶装两种类型。食用菌全程机械化通常要通过以下的流程:制料、装瓶(装袋)、消毒、打孔、育菌、接种、搔菌、洗菌、采收、挖瓶、烘干等流程,工厂化生产大多数环节已经完全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和全程可视化,以下的几种设备是比较关键的设备,并且有可能是可进入农机补贴目录的产品。
1.装瓶、装袋机 全自动水平袋装机整机的功能包括取袋机构,开袋机构,吹气机构,充填机构,顶封,麻点封,冷封等机构,可以大大减轻人工的劳动,比人工效率提高 20 倍~30 倍,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
2.挖瓶机 食用菌收获之后,瓶子通常要循环使用,所以要将用过的培养基质挖出来,基质通常情况下已经和瓶体粘到一起,人工挖瓶工作量很大,并且往往将瓶体挖破,而气动式挖瓶机是利用高压气体将基质吹出来,不但吹的干净,,还不会损伤瓶体。
3.食用菌培养箱 食用菌培养箱也叫做生化恒温培养箱,具有加湿、调光、调温功能,是决定后期大规模生产产量大小的关键设备,
4.食用菌烘干机 食用菌分为鲜食和干食两种,近几年以香菇、灵芝、牛肝菌、等菌类为原料的食品、营养品、的开发越来越多,相应的对食用菌烘干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烘干类设备,有煤、电、柴等多种加热方式。以上的几种设备对于工厂化生产,要么是替代劳动量、劳动强度大环节的设备,要么是技术含量高、保证产品的关键设备,按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里优先解决关键生产环节的理念,这几种设备有望入省级农机购置补贴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