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的概念
人才派遣是指由人才派遣公司与劳务工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它派遣到需要用工的企业上班。企业需要支付劳务公司一定的服务费用,劳务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而劳务派遣工就是人才派遣公司派遣到企业工作的员工。
正式工指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还有与用人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
劳务派
正规劳务派遣公司
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的概念
人才派遣是指由人才派遣公司与劳务工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它派遣到需要用工的企业上班。企业需要支付劳务公司一定的服务费用,劳务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派遣机构与派遣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之间。而
劳务派遣工就是人才派遣公司派遣到企业工作的员工。
正式工指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还有与用人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
劳务派遣与正式工有什么区别
在日常用工的过程中很多人常常会将正式工与劳动派遣混乱,其实这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详细介绍。
1、 劳务派遣工和正式工很大的区别就是签署劳动合同的单位不同。正式员工是直接与工作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而派遣工是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派遣员工与用工企业没有劳动关系的。
2、 除了两者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不同之外,它们的待遇也是有差别的,在没有实行同工同酬时派遣工的待遇比正式工的少了很多。在实行劳务派遣同工同酬之后,两者的待遇几乎是相同的,但是还有一点差别。
劳务外包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1、谨慎选择承包企业
与选择劳务派遣单位相同的道理,
劳务外包在选择承包企业的时候也要注意承包企业的信誉度和从业资质,其中,重要的是要选择在一定领域具有相当的优势和经验的承包企业来承包相应的劳务,这一点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承包企业能够顺利、按时并且保质地完成发包企业给予的相应劳务,从而能够保障发包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口碑。另外,在劳务外包中,发包企业也应当适时地对承包企业进行监督,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纠正由于沟通不明产生的误解和分歧。
2、签订明确的劳务外包合同
劳务外包关系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由它产生的一切外包义务都是以劳务外包合同为基础的。因此,签订一个明确的劳务外包合同显得十分重要。
在合同中,双方应当就各自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进行详细和明确的规定,避免在出现问题时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可以对相关的附加问题进行一个附加的解释说明,对于跨区域的合作还要规定好条款争议的解决方案以及解决争议的机构等等。
在劳务外包中,应当遵循相关的条款,各自明确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相关法律义务,做好劳务外包中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
选择劳务外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合理的用工可以让企业更好的规避风险,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都会面临用工方面的问题,而
劳务外包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麻烦。那么选择劳务外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几点一定要懂!
1、劳务外包员工的招聘、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终止以及解除,外包方是独立民事主体,这些工作由其负责、承担,非由发包方负责。
2、劳务外包员工薪酬标准的确定和考核,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应当由外包方负责,具体还包含对员工的奖惩、评选等。
3、劳动保护、职业危害防护以及社会保险的办理等。
4、生产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员工的排班时间、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时间,工作的具体安排、调度等,但是如承包方的安排出现混乱或者不合理的情况,会致使其不能按照约定完成外包的考核和任务,发包方应该要求承包方对其安排进行调整,但不能直接对其外包人员的工作进行调度以及安排。
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区别
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
劳务承包单位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不建议发包给个人,实际中个人外包往往会被判为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依照公司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的法人实体;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都是企业的业务或职能活动。
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这是两者主要的区别。发包企业对劳务承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安排由劳务承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时间安排进行劳动。
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承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
违发的后果不同。劳务发包单位对劳务承担单位的员工不承担任何责任。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违约人除承担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外,适用民事赔偿责任。劳务派遣中,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按劳动合同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义务承担主体转为承包单位,发包单位不再承担用工主题义务
承包单位应对劳动者行使直接管理权,包括生产任务的安排、规章制度的适用、考核、奖惩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