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刀基本知识
车刀基本知识
一、常用车刀的品种与用途
1、车刀的品种
依据车刀的不同加工内容,常用的车刀有: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堵截刀、内孔车刀、R刀、螺纹车刀
2、车刀的用途
a)车外圆b)车端面 c)堵截 d)车内孔e)成形面 f) 车螺纹
二、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点击检查源网页
车刀切削部分是由若干刀面和切削刃组成。
涂层硬质合金刀具
车刀基本知识
车刀基本知识
一、常用车刀的品种与用途
1、车刀的品种
依据车刀的不同加工内容,常用的车刀有:外圆车刀、端面车刀、堵截刀、内孔车刀、R刀、螺纹车刀
2、车刀的用途
a)车外圆b)车端面 c)堵截 d)车内孔e)成形面 f) 车螺纹
二、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
点击检查源网页
车刀切削部分是由若干刀面和切削刃组成。
前刀面
主后刀面
副后刀面
a)前刀面 切屑沿着排出的面。
b)后刀面 分主、副后刀面。与加工工件的过渡外表相对的面称主后刀面;与加工工件的已加工外表相对的面称副后刀面。
c)主切削刃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部位,承担首要切削作业。
d)副切削刃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部位,合作主切削刃参与少量的切削作业。
e)刀尖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相交的部位。
点击检查源网页三、确定车刀几许视点的辅佐平面
切削平面:过切削刃上的某一点,切于工件的过渡外表的平面。
基面:过切削刃上的某一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
正交平面:过切削刃上的某一点,一起垂直于切削平面与基面的平面。
四、车刀视点界说、效果、选择
前角——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是切削的首要视点,前角越大,刀子就越锋利,切起来越省力,但前角太大了影响刀刃的强度。
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是为了削减刀具与工件的冲突,后角越大,冲突愈小,但后角过大时则影响刀具的强度。
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刀具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减小主偏角可增大刀尖的强度,改进散热长期条件,进步刀具寿数。
副偏角——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和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它影响已加工外表的光洁度,并能削减副切削刃与工件的冲突。
刀尖角——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它影响刀尖强度及散热功能。
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主刀刃和基面的夹角,它影响切屑的流出方向及刀尖的强度。
圆柱齿轮加工工艺进程常因齿轮的结构形状、精度等级、出产批量及出产条件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工艺计划。下面列出两个精度要求不同的齿轮典型工艺进程供剖析比较。
一、普通精度齿轮加工工艺剖析
(一)工艺进程剖析
图9-17所示为一双联齿轮,资料为40Cr,精度为7-6-6级,其加工工艺进程见表9-6。
从表中可见,齿轮加工工艺进程大致要通过如下几个阶段:毛坯热处理、齿坯加工、齿形加工、齿端加工、齿面热处理、精基准批改及齿形精加工等。
粗车外圆及端面,留余量1.5~2mm,钻镗花键底孔至尺度φ30H12
拉花键孔
钳工去毛刺
上芯轴,精车外圆,端面及槽至要求
查验
滚齿(z=42),留剃余量0.07~0.10 mm
插齿(z=28),留剃余量0.0,4~0.06 mm
倒角(Ⅰ、Ⅱ齿12°牙角)
剃齿(z=42),公法线长度至尺度上限
剃齿(z=28),选用螺旋视点为5°的剃齿刀,剃齿后公法线长度至尺度上限
齿部高频淬火:G52
推孔
珩齿
总检入库
外圆及端面
φ30H12孔及A面
花键孔及A面
花键孔及B面
花键孔及端面
加工的地一阶段是齿坯初进入机械加工的阶段。因为齿轮的传动精度主要决定于齿形精度和齿距散布均匀性,而这与切齿时选用的定位基准(孔和端面)的精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下一阶段加工齿形准备精基准,使齿的内孔和端面的精度根本到达规则的技术要求。在这个阶段中除了加工出基准外,关于齿形以外的次要表面的加工,也应尽量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加以完成。
第二阶段是齿形的加工。关于不需要淬火的齿轮,一般来说这个阶段也就是齿轮的终加工阶段,通过这个阶段就应当加工出完全契合图样要求的齿轮来。关于需要淬硬的齿轮,有必要在这个阶段中加工出能满意齿形的终精加工所要求的齿形精度,所以这个阶段的加工是确保齿轮加工精度的要害阶段。应予以特别注意。
加工的第三阶段是热处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对齿面的淬火处理,使齿面到达规则的硬度要求。
加工的终阶段是齿形的精加工阶段。这个阶段的意图,在于批改齿轮通过淬火后所引起的齿形变形,进一步进步齿形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使之到达终的精度要求。在这个阶段中首先应对定位基准面(孔和端面)进行修整,因淬火以后齿轮的内孔和端面均会发生变形,如果在淬火后直接选用这样的孔和端面作为基准进行齿形精加工,是很难到达齿轮精度的要求的。以修整过的基准面定位进行齿形精加工,可以使定位经确可靠,余量散布也比较均匀,以便到达精加工的意图。
(二)定位基准的断定
定位基准的精度对齿形加工精度有直接的影响。轴类齿轮的齿形加工一般挑选鼎尖孔定位,某些大模数的轴类齿轮多挑选齿轮轴颈和一端面定位。盘套类齿轮的齿形加工常选用两种定位基准。
1)内孔和端面定位 挑选既是规划基准又是丈量和安装基准的内孔作为定位基准,既契合“基准重合”原则,又能使齿形加工等工序基准一致,只要严格操控内孔精度,在芯轴上定位时不需要找正。故出产率高,广泛用于成批出产中。
2)外圆和端面定位 齿坯内孔在通用芯轴上安装,用找正外圆来决定孔中心方位,故要求齿坯外圆对内孔的径向跳动要小。因找正功率低,一般用于单件小批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