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压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伺服压机控制执行过程:通过UFM软件编程运动过程控制,传输到数控应用模块,再通过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的运动,经过传动装置实现输出端的运动控制。压出后压力传感器通过形变量反馈模拟量信号,经过放大、模数转换,变成数字量信号输出到PLC,实现压力监控;通过伺服电机解析编码器反馈位置信号,实现位置监控。
传统压装设备与伺服压机的比较
传统的
小型伺服压机
伺服压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伺服压机控制执行过程:通过UFM软件编程运动过程控制,传输到数控应用模块,再通过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机的运动,经过传动装置实现输出端的运动控制。压出后压力传感器通过形变量反馈模拟量信号,经过放大、模数转换,变成数字量信号输出到PLC,实现压力监控;通过伺服电机解析编码器反馈位置信号,实现位置监控。
传统压装设备与伺服压机的比较
传统的压力机作业,质量控制一般都是在作业完成后,进行压入深度的测量来检验。近期,随着对压装质量的要求提高,开始有厂家在液压机上装上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对压装过程进行检测,通过对压装曲线的分析,来评判过盈量是否符合要求。但是,液压和气液增力缸为主要动力的压装机可控性差、压装误差大而且压装模式单一,不能满足精密压装。随着技术的进步,伺服压机引入了压装作业。其独有的多样压装模式、可实时控制和检测于一体的智能化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是压装技术的一次飞跃。
伺服压机基本介绍
伺服压机数字化装配技术是一种能提高产量、适应研制和生产、降低制造成本的技术。数字化装配(伺服压机)方法不仅包括了传统数字化装配概念中工装的设计、制造及装配的虚拟等,还包括了如柔性装配、无型架装配等自动化装配方法。飞机数字化装配(伺服压机)技术是数字化装配工艺技术、数字化柔性装配工装技术、光学检测与反馈技术、数字化钻铆技术及数字化的集成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数字化装配(伺服压机)技术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实现装配的数字化、柔性化、信息化、模块化和自动化,是将传统的依靠手工或型架夹具的装配方式转变为数字化的装配方式,将传统装配模式下的模拟量传递模式改为数字量传递模式
伺服压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
数字化装配(伺服压机)工艺设计的基础是基于模型的定义(MBD)技术,即用集成的三维实体模型来完整表达产品定义信息,作为制造依据。MBD技术根据数字化定义规范,采用三维建模进行数字化产品定义,建立起满足协调要求的全机三维数字样机和三维工装模型。工艺人员可直接依据三维实体模型开展三维工艺设计,改变了以往同时依据二维工程图纸和三维实体模型来设计产品装配工艺和零件加工工艺的做法,依据数字化装配工艺流程,建立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模型,通过数字化虚拟装配环境对装配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在工艺工作进行的同时及飞机产品实物装配前进行制造工艺活动的虚拟装配验证,确认工艺操作过程准确无误后再将装配工艺授权发放,进行现场使用和实物装配。在工艺模拟过程中还可生成装配操作的三维工艺图解和多媒体动画,为数字化装配工艺现场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