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概述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从使用、制造和监检的角度分类,有以下几种。
压力容器
(1)按承受压力的等级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
(2)按盛装介质分为:非、无毒;或有毒。
(3)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①反应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GB/T29465-2012《浮头式热交换器用外头盖侧法兰》6
换热器定做
分类概述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从使用、制造和监检的角度分类,有以下几种。
压力容器
(1)按承受压力的等级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
(2)按盛装介质分为:非、无毒;或有毒。
(3)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①反应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GB/T29465-2012《浮头式热交换器用外头盖侧法兰》6)。(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硫化罐、分解塔、聚合釜、高压釜、超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蒸压釜、煤气发生炉等。
设计温度的确定
换热器的设计温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热交换器的各程(压力室)设计温度应按各自苛刻的工作工况分别确定;各部分在工作状态下的金属温度不同时,可分别设定设计温度;壳程设计温度、管程设计温度分别为壳程壳体、管箱壳体的设计温度;
2.设计温度不得元件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极限高温;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极限低温;在任何情况下,元件金属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
3.对于同时受两侧介质温度作用的元件应按其金属温度确定设计温度;
4.元件金属温度方法确定:(1)传热计算求得;(2)在已使用的同类换热器上测定;(3)根据介质温度并结合外部条件确定。
换热器设计压力和计算压力
设计压力或计算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换热器上装有超压泄放装置时,应按GB150.1-2011附录B的规定确定设计压力;
(2)换热器各程(压力室)的设计压力应按各自较苛刻的工作工况分别确定;
(3)如换热器存在负压操作,确定元件计算压力时应考虑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力差;
(4)真空侧的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装有安全控制装置(如真空泄压阀)时,设计压力取1.25倍的大的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中的较低值;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0.1MPa;
(5)对于同时受各程压力作用的元件,且在全寿命期内均能保证不超过设定压差时,才可以按压差设计,否则应分别按各程设计压力确定计算压力,并应考虑可能存在的较苛刻的压力组合;按压差设计时,压差的取值还应考虑在压力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较大压差值,并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设计压差,同时应提出在压力试验过程中保证压差的要求。5.开始向凝汽器里泵入所需要的福世泰克清洗剂(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一、防冲结构
1.防冲板的直径或边长,应接管内径50mm。
2.防冲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为4.5mm;(2)不锈钢为3mm。
3.防冲板的固定方式:(1)两侧焊在定距管或拉杆上,也可同时焊在相邻的折流板或支持板上;(2)焊接在筒体上,但不应阻碍管束的拆装。
4.需要时,也可采用防冲杆结构。防冲杆的直径和中心距应与换热管相同,正方形排列时防冲杆不得少于1排,其他排列时防冲管不得少于2排。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