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迅速的发展。属于、价格贵、多有管路,管路难清洗,难观察、消毒灭菌不合格率较高、内镜内表面容易生长生物膜等。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一直遵从着2004年版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但2016年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自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意味着此工作将以新规范的要求进
内镜消毒剂生产厂家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内镜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迅速的发展。属于、价格贵、多有管路,管路难清洗,难观察、消毒灭菌不合格率较高、内镜内表面容易生长生物膜等。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一直遵从着2004年版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但2016年版《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自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后,意味着此工作将以新规范的要求进行实施。因此,本文邀请了新规范的起草,阐释了新旧规范的不同点,详细介绍了新规范更新的背景、内容,强化手工清洗的重要性,并对新规范在执行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说明。同时,也指出了新规范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为实际工作中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内镜洗消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消毒剂、病原体气溶胶污染清洗消毒室内空气,会对工作人员造成职业伤害。预防内镜破损是延长内镜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早期发现内镜破损的有效办法就是每次清洗前进行测漏。目前使用的消毒剂如、邻二甲醛、等挥发气体比重均大于空气,可聚集在室内较低的空间里,如果没有新风进入,自循环换气次数再多,也只是室内污浊空气的循环,达不到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保护医护人员的目的。因此“规范”强调内镜室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方式,换气次数宜>10次/h,新风量宜达到2次/h,这样可以地将污染物排出。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发展,软式内镜广泛运用在的筛查、疾病的诊断和。特别是支气管镜可能污染的分枝对抵抗力较强,与消化道内镜一同清洗易发生交叉污染。软式内镜是属于重复性,使用后清洗消毒是所有使用者所关注的问题,是否能做到的清洗消毒,防止呢?做好每一条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是广大医护人员的职责。下面跟小编来参观一下内镜中心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吧。
一、床旁预处理流程
当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护士时间使用含有清洗剂的纱布沿着操作部向先端部方向擦拭。然后使用含酶清洗剂的水反复吸引冲洗管腔。
二、运送至消毒室
消毒室工作人员向清洗池内注入适量过滤水(符合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内镜的测漏检查,内镜完好无渗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