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
环境检测
尽快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制度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强基础。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第四步,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编制风险分级与管控信息

表。风险等级分红橙黄蓝四级,红色为风险。
第五步,按照技术、管理、防护和应急处置逻辑顺序制定实施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编制本单位风险库。
第六步,根据分级管控原则,对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岗位级四类风险,分别实施日常管控和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建立分级管控机制。第七步,企业的厂级、车间、班组、岗位四个层级根据日常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不断将新产生、新发现的风险点危险源列入风险评估、分级、制定管控措施、开展治理,不断消除安全隐患,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建立起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
工贸行业1、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评分细则;2、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3、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4、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焦化);5、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烧结球团);6、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铁合金);7、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8、氧化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9、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0、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炼钢);11、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炼铁);12、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煤气);13、平板玻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4、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5、白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6、啤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7、乳制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8、仓储物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9、商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0、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1、纺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2、造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3、有色重金属冶炼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4、有色金属压力加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5、调味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6、服装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7、酒店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8、酒类(葡萄酒、露酒)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9、石膏板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30、饮料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2011年8月,电监会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电监安全〔2011〕21号)、《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电监安全〔2011〕23号)、2011年9月21日,电监会印发了《电力安全标准化达标评级管理办法》(电监安全〔2011〕28号)以及《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实施细则》(办安全〔2011〕83号)。交通运输2011年6月29日,下发了《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安监发〔2011〕322号),2012年4月20日,起草了《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和《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指标》,并下发了《关于印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和达标考评指标的通知》(交安监发[2012]175号),2016年9月下发《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评价管理办法》要求各企业结合实际,抓好细化落实。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