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流程:控
1、海绵垫是否完好无损,上面是否有硬物;
2、项目开始前,应带领学员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是头颈、肩、腰及踝、腕部;
3、对项目布置中已涉及的安全事项进行监控:如在求生项目中发现踩脖子、头部、腰、肩关节等身体部位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告诉学员应踩哪里;
4、避免墙沿硌伤学员;
5、对未在安全事项中提及但学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
户外拓展项目
操作流程:控
1、海绵垫是否完好无损,上面是否有硬物;
2、项目开始前,应带领学员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尤其是头颈、肩、腰及踝、腕部;
3、对项目布置中已涉及的安全事项进行监控:如在求生项目中发现踩脖子、头部、腰、肩关节等身体部位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告诉学员应踩哪里;
4、避免墙沿硌伤学员;
5、对未在安全事项中提及但学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行为进行监控:如当学员欲求速度而想搭两组人梯同时上人时应予制止;当被往上拉的学员出现困难而滞留空中甚至下滑时,应果断提示学员再搭一层人梯,或提示中间学员向一侧抬腿,上面学员抱腿;仅剩一人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听中间学员的感受,(其他人应保持安静)中间学员说不行时应停止动作;项目中学员采取倒挂应叫停,问清学员的方法,并提出安全上的要求:面向墙壁倒挂方式时须提醒学员腰部以下的区域不得探出墙的外沿,要有专人拉住他的双腿,并注意监控;当学员采取面向外倒挂时,应提示学员动作,如将中间学员小腿压在墙头,膝关节内侧卡在外沿,大腿压在墙面,确认大家分好工;在培训的过程中把企业文化理念与各项活动项目有机融合,让参训者通过活动培养积极的心态、重审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协作意识,从而提高公司整体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拓展项目毕业墙又称为:求生墙,胜利墙。挑战目标:全体成员在不借助任何的道具情况下徒手翻越4.2米高的墙。规则:1、徒手翻越不可以借助任何的道具2、在整个挑战的过程中不可以讲话3、在挑战过程中只可以使用培训师允许的拉人手势4、不可以蹬墙,跳跃等危险动作。户外拓展的开展需要场地的支持,除了各种拓展器材外还需要有住宿点和餐饮提供,而景区恰恰具备这些特征。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一只商船被德国军的炮击中,船在半小时后将会沉没,三十九名船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船员们只有靠团队的力量翻越4米多高的船舱,才能有机会逃生。
此外,在西点军校的上,第四十六期有个这样的故事。在第四十六期学员毕业的天晚上,四十六期的学员执行离校前的后一次水上巡逻任务,因为是后一次巡逻学员们没有认真的驾驶导致巡逻艇撞上了在海面上的油轮,因为是深夜,没人注意到这件事。当时所有西点军校的学员都很着急,此时要想活命就只能爬上油轮高达4.2米的甲板。在艇上没有任何攀岩工具,学员们靠着搭人梯的方法爬上了甲板。后来学员们把事件经过报告学校,西点军校也受此启发,在学校的训练场上搭起了高达4.2米的墙,每一期学院以60人为单位必须在15分钟内全部爬上高墙才能获得证书,后来这面墙有了毕业墙的称号。时间:总培训时间:120分培训场地、器材:1、组合训练架或专项训练架2、绳套:4个。
也就是所有人在不得借助其他任何工具和载体,全部翻越上4.2米高直立墙面方视为成功。后来,毕业墙演变成为拓展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且往往是拓展训练的后一个团队项目。经过了这次胜利逃生之后,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合作精神以及队员间的感情往往会空高涨,团队协作能力大大增强。用队员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生死之交”。而年轻的水手们,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精神的沮丧和不知所措会导致人的生理防线全崩溃,造成体力的急剧下降,终的结果是死。
孤岛求生评比要求:
一、 宣布项目开始时可以采用以下说法:“40分钟后海水将淹没哑人和盲人所在的岛。”
二、 将项目时间列入哑人岛任务书,培训师只宣布:“项目开始”
三、 采用计分制,满分100分,每违例一次扣5分。
孤岛求生操作技巧:
1、时间过去大半仍无人下岛,建议利用学员偶然落水的机会将其带至盲人岛;
2、 项目伊始即有人不无意落水,建议装作没看见。
3、 如学员就项目布置不清与培训师产生争执,建议:
a、 请学员将三份任务书清晰、完整地读一边;
b、 将争议交给学员讨论;
c、 不要成为学员的对立面,多给适当的正面激励;
4、 当盲人长时间仍无法扔进球,可将桶挪近;
5、 当哑人特别努力但木板的一端仍轻微着地时可以不将木板拖至盲人岛;
巨人梯项目进行过程:1、注意控制项目时间,对于每一组学员,如有困难时,建议予以指导(如:一个人踩着另一个人的腿先上去,然后两个人站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下面的人抓住上面的人腰间的安全带上去)。2、每个小组开始攀爬之前,培训师带领其他学员一起用队训为参与者鼓劲;3、通过团队成员的互相鼓励与共同学习,体会到团队对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对于严重超时的学员,进行特别的心理辅导和施加必要的心理压力(例如:发动其他人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到顶,或者对他们说“别人都能上去,你们为什么不行”)。3、对于没有信心攀爬到顶的学员,给他们设定一些阶段性目标(比如“你们至少应该爬到第三根”),还可以给他们施加心理压力(比如“我们大家都在下面看着你们,你们怎么也不能半途而废吧”)。4、注意烘托团队气氛,发动队员之间的鼓励和关注。5、留意观察每个学员的表现,活动过程中随时关注发生的典型事件以便为回顾总结提供素材。6、下降时,安排队员扶住后一根横木以防止天梯晃动伤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