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河长制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1. 平台建设
以发展理念、管理手段和服务模式为目标,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基于河长制管理要求,开发建设面向全省统一的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
2. 硬件建设
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和河长制调度指挥总控室的建设。
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
解决方案河长制整体解决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1. 平台建设
以发展理念、管理手段和服务模式为目标,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基于河长制管理要求,开发建设面向全省统一的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
2. 硬件建设
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和河长制调度指挥总控室的建设。
3. 感知层建设
在重点河段和敏感区域布设视频监控探头和水质监测设备,各级河长可以通过系统对排放废水的重点监控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废水直排环境的企业和涉及危化品的企业进行监控,同时还可以帮助河长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河道水面的保洁情况。
4. 河长体系建设
在省级河长体系下完善县(市)、乡、村河长体系建设,延伸到沟、渠、塘小微水体,县(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本地区总河长;所有河流水系分级设立县、乡、村级河长,由同级党务和相应的人大、、政协、村(居)委会负责同志担任河长;劣V类水质断面河道,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河长。进一步做好宣传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聘请社会监督员对河湖管理保护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进一步做好宣传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5. 非工程措施
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标明河长职责、河湖概况、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本解决方案主要从平台建设、硬件建设、感知层建设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描述。、
激光水位计
规格参数
型号:WGX20-A-1
量程:5m、10m、20m、30m、40m
精度:±3mm
分辨率:1mm
供电:DC6-26V
功耗:测量<100mA(12V),待机<9mA(12V)
接口:RS485接口标准Modbus-RTU协议(可选4-20mA)
特点:
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可适用于各种不同条件下复杂环境的水位精密测量。
无需建设静水井等土建工程,安装简单方便,综合成本低。
使用寿命长,在1 min一次的频率下仍可使用5 年。
全量程保证。
n 静态展现(“看的见”)
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是河长的助手,它通过各种终端逐级静态展现水环境质量、重点项目进展、污染减排情况、三河等专题情况,也可在GIS地图上展现污染源分布、事件分布等情况。
n 动态管理(“叫得应”)
通过数据与数据关联、数据与业务关联形成数据关系网,将水质、项目、事件、综合治理方案、治理计划、河长公式牌等信息化,提供建设项目、目标、河道巡查、公众参与、业务受理等水环境治理的动态管理。
n 常态跟踪(“用的好”)
在静态展现和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报表分析、智能分析,落实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河道日常管理、考核管理、协调指挥等常态跟踪功能,方便工作协调、下级向上级工作汇报、突发事件指挥协调和联席会议的协调。
共享数据整合、辅助决策分析目前许多部门部署了信息融合平台,由于采用的架构、协议、标准各不相同,使得数据共享困难。
为使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能更好地与其他应用系统对接,获取共享数据,依据面向服务的思想,采用WebService接口方式向应用系统提供服务接口,应用系统通过调用服务接口提供数据,系统获得数据后,可分析历史数据与事件的对应关系,结合现有水质水位数据,预判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为河长制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主要指标:到2020年,全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2020年考核目标”要求,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