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锡介绍
锡的元素符号是Sn,原子量ll8.7,相对密度7.3,熔点232℃,四价锡还原的标准电极电位为一0.25V(Sn4+/Sn);二价锡还原的标准电位是+0.14V(Sn2十/Sn)。
锡是银白色金属,质地非常软。锡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硫酸、肖酸、盐酸的稀溶液中几乎不溶解,但锡溶于热的浓酸和浓碱液中,硫化物对于锡不起作用。
锡镀层对于钢铁是阴极镀层。但在有机
镀金厂家
镀锡介绍
锡的元素符号是Sn,原子量ll8.7,相对密度7.3,熔点232℃,四价锡还原的标准电极电位为一0.25V(Sn4+/Sn);二价锡还原的标准电位是+0.14V(Sn2十/Sn)。
锡是银白色金属,质地非常软。锡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硫酸、肖酸、盐酸的稀溶液中几乎不溶解,但锡溶于热的浓酸和浓碱液中,硫化物对于锡不起作用。
锡镀层对于钢铁是阴极镀层。但在有机酸中较稳定,化合物无毒,因此可作为食品工业的包装容器。锡的焊接性能良好,因此在航空、航海及无线电通讯器材的接插件广泛采用镀锡层。
镀锡也分为碱性镀锡和酸性镀锡两大类。碱性镀锡是四价锡镀锡,镀液的温度比较高。酸性镀锡主要是硫酸盐镀锡,是二价锡镀锡。酸性镀锡的光亮添加剂很重要,没有添加剂,不可能获得合格的镀层。
其他镀锡有焦磷酸盐镀锡、氨三乙算镀锡等。
浅谈电镀前处理之化学抛光
在
电镀生产线上,工件在电镀前进行的一系列前处理都是为了得到更好的镀层,那么化学抛光在整个前处理中也是很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电镀前处理的化学抛光。
化学抛光是指在合适的溶液中,不使用外接电源,依靠化学浸蚀作用对工件进行的抛光。在化学抛光过程中,由于金属微观表面形成了不均匀的钝化膜,或由于形成了类似电解抛光过程中所形成的稠质黏膜,从而使表面微观凸出部分的溶解速度显着大于微观凹入部分,因此降低了零件的表面显微粗糙程度,使零件表面比较光亮和平整。化学抛光广泛应用于不锈钢、铜及铝合金等的抛光,还用于对一些零件做装饰加工。化学抛光可作为电镀前的处理工序,也可在抛光后辅以必要的防护措施而直接使用。
与电抛光相比,化学抛光不需要电源和导电挂具,可对形状复杂的各种尺寸的零件进行抛光,生产效率。其缺点是溶液使用寿命短,浓度的调整和再生比较困难,通常还会析出一些有害气体。化学抛光的抛光质量也比电抛光差,这主要是因为在化学抛光中,由于材料的质量不均匀,会引起局部电势高低不一,产生局部阴阳极区,形成局部短路的微电池,使阳极发生局部溶解。而在电抛光中,由于外加电势的作用可以完全消除这种局部的阴极区,从而进行的电解,因而效果更好。
电镀加工后的除氢方法:
1、一般除氢方法
(1)将需除氢的镀件放在烘箱内(尽量放在真空炉内),或在热油中(适用于镀硬铬件),在200~250℃下处理3H以上。
(2)热油中除氢能获得与在烘箱中除氢具有同样的效果,由于其受热均匀,对镀层还具有填充孔隙的作用,有利于提高镀层的防护功能,对设备要求也简单。
2、根据工件要求提出电镀加工后的除氢方法
3、热油代替在烘箱内除氢
镀铬的电流效率很低,因而镀层孔隙率较高,且镀层极易钝化,同时由于钢铁件表面的铬层优势阴极性镀层,当镀层厚度较薄时极易引起锈蚀。为改善这一缺陷环节,可采取热油除氢代替在同样工艺条件下的烘箱中除氢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方法既可保持工件各部分的温度均匀,达到完整的除氢效果,又可有效想铬层的孔隙、裂缝中填充油脂,从而提高了铬层的防护能力。
4、除氢温度不能太高
例如,镀锌后,除氢是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氢从金属中赶走的。除氢的功效与除氢的温度、保温时间的长短有关。除氢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除氢就越。但不能超过250摄氏度。因为在这个温度下镀锌层的结晶组织会变形、发脆、抗蚀性能下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