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交换机
第二层交换机是对应于OSI/RM的第二协议层来定义的,因为它只能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第二层交换机依赖于链路层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数据流控制。
这是原始的交换技术产品,目前桌面型交换机一般是属于这类型
核心交换机 报价
第二层交换机
第二层交换机是对应于OSI/RM的第二协议层来定义的,因为它只能工作在OSI/RM开放体系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第二层交换机依赖于链路层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数据间的线速交换,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数据流控制。
这是原始的交换技术产品,目前桌面型交换机一般是属于这类型,因为桌面型的交换机一般来说所承担的工作复杂性不是很强,又处于网络的基层,所以也就只需要提供基本的数据链接功能即可。
目前第二层交换机应用为普遍(主要是价格便宜,功能符合中、小企业实际应用需求),一般应用于小型企业或中型以上企业网络的桌面层次。
选择交换机主要参考那些因素
a、背板带宽、二/三层交换吞吐率。
b、VLAN类型和数量。
c、交换机端口数量及类型。
d、支持网络管理的协议和方法。需要交换机提供更加方便和集中式的管理。
e、Qos、802.1q优先级控制、802.1X、802.3X的支持。
f、堆叠的支持。
g、交换机的交换缓存和端口缓存、主存、转发等参数。
h、线速转发、路由表大小、访问控制列表大小、对路由协议的支持情况、对组播协议的支持情况、滤方法、机器扩展能力等都是值得考虑的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考察。
上面是交换机选择需要参考的因素,那通常选择交换机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因素的判断。

汇聚层交换机的特点
1、汇聚层交换机的特点:
汇聚层交换机从名字上看就是多台接入层交换机的汇聚部分,用来传递核心层交换机和接入层交换机的信息,汇聚层交换机可以实现策略,根据编辑好的程序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工作组接入、地址过滤等功能。
2、汇聚层交换机的选择建议:
由于它所处的地位它的性能必须必接入层更高才、交换速度更快才能满足上传下递的需要。
那么有人会有疑问了,倘若是核心层的交换机端口数足够多,性能足够好,应用环境传输距离近,汇聚层交换机是不是可以省略了,直接将核心交换机与接 入层交换机连接。
是可以的,这就像有些小公司只有一个经理具有领导权一样,其他人都是平起平坐,这样的话可以省去很多中间成本,而且网络线路检查维护起来也更方便。
非网管型交换机的缺点
1、非网管型工业交换机功能有限,适合小型网络中。
2、不支持ARP防护,ARP攻击不是病毒因而几乎所有的杀毒软件对之都无可奈何;但它却胜似病毒—因为它轻可造成通信变慢、网络瘫痪,重会造成信息的泄密。
3、不支持mac地址的绑定。
4、不支持vlan的划分,在非网管的交换机上连接的终端用户处于同一广播域中,会爆发广播风暴,不能对其进行防护和抑制。使整个网络出现拥塞、阻断、泛洪,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5、不支持基于流量的控制。
6、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差,出现丢包现象严重。
7、组装单一,不能应用在大中型网络中,对网络升级、扩展存在大的局限。
8、管理不便,硬件故障率比较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