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观和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长期创造、不断积淀的产物。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反映出学校的传统和特点、个性和特色、思想和精神。
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核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学校传统,以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标识;要有故事和情感,能融入师生血液,滋养其精神和;要积淀深厚的底蕴,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推动学校内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观和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长期创造、不断积淀的产物。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反映出学校的传统和特点、个性和特色、思想和精神。
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核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学校传统,以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标识;要有故事和情感,能融入师生血液,滋养其精神和;要积淀深厚的底蕴,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育人。
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是多样的,或从学校史中追溯,或从已有特色中提炼,或与学校所处地域相关联,而成都市玉林小学把爬山虎这种“自然景观”转化为“人文景观”,又为学校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思路。

校园文化建设的境界
绝大多数学校的校园文化都属于此境界。这些学校只有一些空洞的口号,校园环境也挂满了各类口号标语,但对学生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这些学校的校园文化基本处于空乏的阶段,虽然学校也有心想要建设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但苦于自身局限,加上没有的团队参与指导,具有实际意义的校园文化可望不可及。学校师生对学校没有太大的认同感,学校只是学生人生的一个普通站点而已。

这些学校有一个高境界的理想和目标,而不仅仅是中级目标(如初中的中考、高中的中考只能算是中级目标),比如浙大从建校之初就围绕“求是”两个字来进行学校的建设,早稻田大学的目标是“造就模范公民”,这些学校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并以此目标为基础来开展学校建设,使得学校一开始便站立在一个更高点上,培养的学生自然也就更胜一筹。 这个境界显然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需要几代有识之士的努力和坚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