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接触导电膏的发祥地是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部标准是福州大学沈志坚同志起草的闽Q/JB-85《DG-1型导电膏》福建省企业标准。根据多年电接触导电膏生产和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同时为了电接触导电膏行业发展的需要,福州大学导电膏课题组反复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并参照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重新编写了《电接触导电膏及其应用技术文件》讨论稿。9
电力复合脂
我国电接触导电膏的发祥地是福州大学电气工程系,部标准是福州大学沈志坚同志起草的闽Q/JB-85《DG-1型导电膏》福建省企业标准。根据多年电接触导电膏生产和用户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同时为了电接触导电膏行业发展的需要,福州大学导电膏课题组反复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并参照了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产品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重新编写了《电接触导电膏及其应用技术文件》讨论稿。92年1月份在石家庄由节电办、技术监督局,各有关、用户、厂家反复讨论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讨论稿进行曲认真修改。92年5月12日节电办以[1992]2号文件的形式颁发发《电接触导电膏及其应用技术条件暂行规定》(试行)。该规定由福州大学电工研究所负责起草,主要起草人沈志坚。 该规定发送给:各电管局、各省、市、自治区电力局,各省、市、自治区三电办,各部、局。总公司节能办。
导电膏的用途
它主要涂敷在电气连接处导体电接触面上,用以减少接触电阻,相应降低接头温升,并对连接点处起油封作用,而保护点接触处减少空气氧化和腐蚀性气体、尘 埃、水分对导电体的腐蚀,并可避免接触面产生电化学腐蚀。
在显微镜下观察导体的表面和连接处,其表面存在许多坑洼,导电体间的连接实际上是点接触,其点接触面只有视在面积的5%,当电流流过时,电流线发生剧烈的 收缩现象,形成束流电阻RS。导电体接触面膜电阻Rb和束流电阻RS之和构成了接触电阻Rj: Rj=RS+Rb=K/(0.102F)n
式中:F---接触头间接触压力 (N);
n---与接触形式(点、线、面接触)、压力范围、触面上接触点数以及触点分布情况有关的指数;
K---与接触的材料、表面状况、接触方式有关的系数
导电膏在电气连接中的作用
1.擦膜保护作用:
当导电膏涂于接触面时,导电膏中的锌、镍、铬等细粒填充在接触面的缝隙中,等同于增大了导电接触面,金属细粒在压力或螺栓紧固力作用下,能破碎接触面上金属氧化层,使接触电阻下降,相应接头温升也降低,使接头寿命延长。
2.改善搭接区域的导电导热性能:
在显微镜下,可清楚看到,当涂上导电膏后,接触面间的全部空隙被导电膏填满,并形成了许多网状通道,从而很大程度地扩大了实际有效接触面积,改善了搭接区域的导电和导热状况。
油封作用:
当导电膏涂敷于接触面后,可阻止氧气、水气和其他腐蚀介质侵入接触区域,减轻高电阻率的氧化铝和氧化铜的生成,降低搭接区域的电化腐蚀等。常用的DG-1 型号的导电膏滴点为260℃,而中性凡士林滴点为54℃,当运行温度达70℃时即流失干涸,导电膏蒸发度不大于2%,保证在规定温度运行,油份不易损失、 老化和干裂,触长期起油封作用。对于不同材质的接头特别是铜---铝接头,由于锌元素的中间介入,使铜铝两者电位差缩小,可减缓铜铝电化腐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