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硬铬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工件局部镀不上铬,并产生基体溶解现象
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
挂具设计不合理。挂具设计不合理的话,在工件表面形成气袋,由于气体的聚积,将液体排出,该部位无镀液存在,铬离子难以放电,而形成镀层,所以要设计合理的挂具,避免在工件表面上形成气袋。
基体局部氧化物未除尽。加强镀前处理,保证基体达到“电镀纯”表面。
工件表面粗糙度高。提高工件表
五金镀硬铬报价
镀硬铬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工件局部镀不上铬,并产生基体溶解现象
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
挂具设计不合理。挂具设计不合理的话,在工件表面形成气袋,由于气体的聚积,将液体排出,该部位无镀液存在,铬离子难以放电,而形成镀层,所以要设计合理的挂具,避免在工件表面上形成气袋。
基体局部氧化物未除尽。加强镀前处理,保证基体达到“电镀纯”表面。
工件表面粗糙度高。提高工件表面光洁度,并采用2倍冲击电流施镀。
中途断电,未按铬上镀络工艺操作。取出工件,行若腐蚀,再进行电镀。
在镀铬过程中,向镀槽内加人了冷水。用与镀液温度相同的热水,沿槽壁加入,调整液面到规定高度。
温度和电流密度反复和降低。在电镀过程中,保证温度和电流密度不变。
镀硬铬电镀工艺特点:
① 阴极电流效率髙(达25~25%),沉积速度快(比传统镀铬工艺快一倍以上。在阴极电流密度60A/dm2,温度55~65°C时,电流效率达到60um/h。
② 铬层硬度髙(HV达860~1200,按GB9790-88)。损摩擦性好(比传统镀铬可提高20~30%)。
③ 铬层微裂纹多(可达200~1000条/cm2),耐腐蚀性提高(比传统镀铬可提高一倍)。
④ 镀层与基体结合力强,前处理与传统镀铬相同,操作容易。
⑤ 镀液分散能力好,镀层厚度均匀不易产生疱瘤现象。外观较传统镀铬光亮平滑。
⑥ 镀液不含氟化物,工件无低电流密度区的腐蚀。
⑦ 镀液阳极性能好,对阳极的腐蚀等同或传统镀铬。
⑧ 节约用电近一倍,提高工作效率1-2倍,节省劳力,缩短加工周期,降低电镀综合成本
镀硬铬;镀硬铬工艺。是在各种基体表面镀一层较厚的铬镀层,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利用铬的特性提高零件的硬度、、耐温和耐蚀等性能。
工艺流程
检验—— 除油 ——水洗—— 反极 ——镀铬—— 水洗—— 检验
镀硬铬是一种传统的表面电镀技术,已经应用长达70多年。镀铬层硬度高、、耐蚀并能长期保持表面光亮且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较低。长期以来,铬镀层除了作为装饰涂层外,还广泛作为机械零部件的和耐蚀涂层。电镀硬铬镀层技术常常用来修复破损部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