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窗照明要点归结
内橱窗
内橱窗能呈现店内主流风格,吸引消费者更进一步了解。除了要考虑店的整体明亮感外,聚焦的光斑不能太强烈,因为通道就在边上,与顾客距离比较近,避免刺眼。
聚焦:
内橱窗与外橱窗不同,空间体积较小,能表达的创意有限;聚焦主要落在服饰特点或细节表现上,多以几种光束角度搭配去展现整个商品;配件的搭配使用能获取更精准
周口超市生鲜灯具
橱窗照明要点归结
内橱窗
内橱窗能呈现店内主流风格,吸引消费者更进一步了解。除了要考虑店的整体明亮感外,聚焦的光斑不能太强烈,因为通道就在边上,与顾客距离比较近,避免刺眼。
聚焦:
内橱窗与外橱窗不同,空间体积较小,能表达的创意有限;聚焦主要落在服饰特点或细节表现上,多以几种光束角度搭配去展现整个商品;配件的搭配使用能获取更精准光线展现 。
除考虑店的整体明亮感外,聚焦的光斑不能太强烈,因为通道就在边上,与顾客距离比较近。以DW-LD-24° (COB 20WCRI 90 R9>0)单灯照射人模吸引点为例,控制吸引点1000 lux左右,设定通道照度在200 l ux,则产生5:1的照度比,聚焦效果好。以DW-LD-24° 、38° (COB 20W CRI 90 R9>0)灯具为组合对内橱窗中人模吸引点及橱窗的背景照射为例,吸引点:背景:通道=20:5:4,即吸引点与通道的比值达5:1,吸引点与背景的比值达4:1,都能产生良好的观赏效果
注:当有别的光线在此处叠加时,需综合考虑。
不可否认,“建筑媒体立面”成为商业体在展示自身时很好地再现空间色彩、区域文化、大众波普艺术的一种良策,也是城市夜晚内容的重要补充。“媒体立面”的出现也更加激化了建筑表皮和体量的深入设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建筑师如此重视照明灯光与建筑素材的结合程度,这也是变相地实现了建筑应为“光”而生的倡议。但媒体立面在现阶段所必需的技术支撑还显薄弱,所造成的光污染也和城市暗夜空形成矛盾。的是没有真正实现“媒体化”的要求,没有真正将人与建筑,人与光色,人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关联表现出来,成为日复一日简单重复地画面播放,过早形成审美疲劳。这亟待技术和人文的提升实现照明传播学的进步。
入口及走道照明
商场的入口是顾客的感受,它的照明设置要比室内的照明度高1—2倍,色温要与室内想协调,通常选用荧光灯、LED等等。
走道的主要通道要明亮,还可以设置广告照明。
收银区照明
收银区的照明应该要有良好的照明,以灯的密度来改变区域的照明效果。
储藏区照明
储藏区的照明没有什么特别的照明,一般照明即可,但是灯具一定要和储藏的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方面会影响物品的颜色,另一方就是安全性,怕热量过高导致火灾。
商场特定用途照明
疏散照明,多用于白炽灯泡的筒灯。
疏散指示照明,一般在疏散路线或高出布置,这样大家就能清楚的看见,不被其它物体遮挡。
在贵重物品处一定要设置带有蓄电池的应急灯。
商业综合体的照明又分为一般功能照明、展示重点照明、装饰性照明、广告类照明、应急照明、灯光装置等几大类。在照明设计手法上更是多种形式结合:反射照明、隐蔽照明、轮廓照明、发光板照明、投射、泛光、重点照明不一而足。不管是艺术化处理光的表达还是功能化讲述光的存在,都不能忽略和室内设计的充分结合。灯光照亮的载体是室内的墙体形态、装置货架、地面材料、顶棚结构,但更重要的是室内活动中人的触感以及延伸至内心的情感接受程度。所以在室内照明设计中,不同功能场合的照度、环境亮度、UGR值以及显色性都具有不同的要求。但仅仅符合照明规范中简单的照度标准值要求、统一眩光值的数据、显色性的视感是远远不够的,照明设计的视觉艺术美,所达成的场所人文心理良好度才是衡量设计终成败的标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