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铜马雕塑设计公司东汉铜马是1976年11月在衡阳县福溪乡道子坪一东汉晚期砖室墓出土。该铜马系牡马,高52厘米,长54厘米;四足蹬地,昂首挺胸,鬃毛飞扬,束尾向上弯曲,双耳直竖,双目圆瞪,张口呈嘶鸣状;额上施“触角”。铜马施衔、镳、辔带、鞍荐、腹带等。腹带饰“∽”形刻划纹,胸、臀等处带上饰菱形、三角形纹,菱形和三角内分别施变形“田”字纹和条纹。鞍荐前后缘凸起,缘上施乳钉;鞍荐内饰条
铸铜马雕塑设计公司
铸铜马雕塑设计公司
东汉铜马是1976年11月在衡阳县福溪乡道子坪一东汉晚期砖室墓出土。该铜马系牡马,高52厘米,长54厘米;四足蹬地,昂首挺胸,鬃毛飞扬,束尾向上弯曲,双耳直竖,双目圆瞪,张口呈嘶鸣状;额上施“触角”。铜马施衔、镳、辔带、鞍荐、腹带等。腹带饰“∽”形刻划纹,胸、臀等处带上饰菱形、三角形纹,菱形和三角内分别施变形“田”字纹和条纹。鞍荐前后缘凸起,缘上施乳钉;鞍荐内饰条纹,鞍荐两侧下端各施三环,未见马镫。1994年12月,组鉴定,



铸铜马雕塑设计公司
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典故:东汉建立以后定都在洛阳,汉明帝便想将铜马运到洛阳,为了显示郑重,他亲自前往长安迎取。
《水经注》亦记载:“明帝永平五年,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铜马是国器,本存于西汉首都长安,后来王莽篡权,西汉灭亡。
明帝指的是汉明帝,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四子,东汉的第二个皇帝。飞廉兼铜马应该指的是1969年在甘肃出土的一尊铜马,又称“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后汉书》记载:“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平乐观也。”



铸铜马雕塑设计公司
铜奔马(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标志
这件铜奔马(也称马超龙雀),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现已作为旅游的标志,成为民族向外展示自己文化传统的代表。
天马行空
奔马体态健美,昂首扬尾,张口嘶鸣,以少见的“对侧快步”的步法向前奔驰,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回首,支撑着奔马,并成为器座。马头小而俊朗,脖颈长而弯曲,前胸宽厚,躯体粗实,臀部浑圆,四肢修长,完全是通常所说千里马的标准,又是当时人们相马的式(示)范。




(作者: 来源:)